中西医结合的创新思路在于发扬中医学术思想_【中医宝典】

...概念,如“心主血脉”与现代解剖学相一致,而“心主神明”则为功能学概念了。故发展中西医结合,必须把脏象研究从形态学定位转变为功能定位,再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技术进行研究,才可望有新的发现。 2.单纯“以西解中”,未能以中医学术思想为指导去发现新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812.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会意。据甲骨文,上面是“止”(脚),下面是“人”。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本义:前进,走在前面) 同本义 [advance] ,前进也。——说文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九歌·国殇 恐为操所先。—— 宋· ...

http://hanwen360.com/x/5148.html

论的涵义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还不是臭皮囊一个!因此,体与用、经与论就是这么一种关系。这样我们就知道了,学好中医,经必须读,论也必须读,而伤寒杂病论呢?伤寒论是一部经论合一的中医典籍。它既具有经的一面,又具有论的一面,它既言体,又明用。就是这么一部著作,大家看...

http://qihuangzhishu.com/145/42.htm

孙思邈与备急千金千金翼方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唐朝统一中国后,唐太宗李世民授予他爵位,他也坚决不接受。此后唐高宗李治又任命他做承务郎、直尚药局,他依然谢绝,因为他立志当一名济世活人的医学家。 孙思邈“博极医源”,深入探讨素问灵枢甲乙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73.html

陶节庵·辨张仲景伤寒论_增订叶评伤暑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辨张仲景伤寒论曰∶伤寒者,乃冬时感寒即病之名。桂枝麻黄二汤,为当时之伤寒设,与过时之温暑者,有何预焉?夫受病之原则同,亦可均谓之伤寒,所发之时既异,治之则不可混也。请略陈之。夫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者,四时之正气也,以成生长收藏之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engdingyepingshangshuquanshu/778-8-9.html

内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为医学源泉,并参合后世诸家以兼收并蓄,善于治寒,长于治温。他认为,治温病之法,当以护津为,常用梨头、花粉、芦根、生地等药,辨证论治予以应用。在学术方面,他赞同陆九芝指出的阳明病就是温病,白虎汤即为温病的治法。认为“伤寒方可治...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65.htm

编撰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经过医史学家们长期的学术酝酿、研讨,筹划,最终在卫生部和老一辈医药卫生工作者的关怀下,动员组织了全国医史界(包括台湾和香港在内)的专家学者,于1987年正式开始编写工作,中国医学通史简编各分卷历时八个春秋,经多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4-0.html

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研究全面展开 重点挖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_【中医宝典】

...日前,科技部已正式批复将“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基本问题研究”列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始全面组织实施。 本项目将在系统总结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组织多学科的力量,以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继承挖掘和中医药疗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293.html

古方八阵在线阅读

...较深言不尽意之处,加图详解,再附翼说。类经图翼十一卷:对运气、阴阳五行、经络经穴、针灸操作等作图解说,讨论系统。类经附翼四卷,为探讨易理、古代音律与医理的关系,也有阐述其温补的学术思想之作,如附翼·大宝论附翼·真阴论等重要...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67.html

伤寒论集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等诸家学说,并结合个人见解以诠释伤寒论原文。另有补篇4篇论述伤寒部分病症和一些杂病,并附妇人伤寒、小儿伤寒、春温等。现存多种清刻本、石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26.htm

共找到563,10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