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位于手无名指,掌指关节背侧尺侧缘,半握拳取之。左右手各1点。主治病症:坐骨神经痛,髋关节痛,臀部疼痛。备考:《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坐骨神经点(一名九号穴),与经络关系:位于三焦经“中渚”穴之前方。……紧靠骨膜直刺3~5分,不进入骨膜...
...民国政府,取消提案。 1931年 中央国医馆正式成立。 1933年 曾天治著《科学针灸治疗学》。 1936年 承澹盦著《铜人经穴图考》。 1937年 方慎安著《金针秘传》。 1937年 夏少泉等辑《针灸薪传集》。 1945年 延安和平医院门诊部...
...证治汇补》 《证治合参》 《证治百问》 证候分类 正治 正营 正穴 正虚邪实 正邪相争 正头痛 《正体类要》 正体 正岁 正水 正伤寒 正色 正气 正疟 正漏 正经 正黄疸 正化 《正骨学》 《正骨心法要旨》 正骨推拿 正骨手法 正骨科 ...
...凡取 穴折量分寸之法.说者不一.以其专主同身寸而不据.灵枢骨度篇.故多为参差.夫 穴所在.即肌肉之分理.节解骨缝陷罅处也.故曰动脉应手.或曰宛宛中.或曰陷者中.则索宛陷摸动脉以得 穴.不必用分寸者.可知矣.古人虽或言分寸.亦大概言之.不必...
...足五里穴,经穴名。《针灸甲乙经》原名五里。《圣济总录》名足五里。属足厥阴肝经。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布有生殖股神经,股前皮神经及闭孔神经前支,旋股内侧动、静脉。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倦怠嗜卧...
...等人提出“废止中医案”,社会各界组成请愿团,迫使民国政府,取消提案。 1931年 中央国医馆正式成立。 1933年 曾天治著《科学针灸治疗学》。 1936年 承澹盦著《铜人经穴图考》。 1937年 方慎安著《金针秘传》。 1937年 夏少泉...
...外陵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另说“在天枢下半寸”(《千金要方》);“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第十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主治腹痛...
...,头痛及暴发火眼,热泪常流,行痹,腿、膝、背、腰历节周身疼痛,项强,伤寒感冒,汗不出,不能解,上下牙齿、腮、龈、咽、喉肿疼,手足麻木不仁,破伤受风,寝汗等证,先砭后溪穴,开通脉道,无不愈矣。督脉后溪穴图(图)...
...太阳而阳明,或从太阳而少阳之理。更安有或从太阳而解,或从阳明而解之理。惟入腑入脏,则传无定所,解无定期,邪盛则传,正复则解耳。程氏较伤寒诸家,稍有几微之明,而误以里病为经病,其与病传病解之际,语语悖缪。他如节庵、嘉言辈,则梦魇之人耳。...
...针灸歌诀名。出《针灸大全》。该歌诀为十首七言韵语,内容按十天干分述各日时子午流注用穴。后记曰:“余今将流注按时定穴,编成歌括十一首,使后之学者易为记诵,临用之时,不待思忖。”以后《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书均转载,为子午流注配穴法的主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