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早年的生活情况记载很少,主要从他的诗歌中得知。杜甫生于712年2月12日,准确的出生地尚未知晓,但估计在巩县(今巩义市)。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的一个有名的政治家和诗人,“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
...容易导致疾病。得病后应及时诊治,勿讳疾忌医,但是,更重要的是在病前就要注意预防疾病的发生。 南宋诗人陆游把老年人作些轻微劳动看作是很好的运动养生。他在《扫地》一诗中谈到,扫地也是一种可以代替按摩和引导、有益健康的活动;“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扫地...
...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于淡雅中见出沉郁。 颈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还是没离开这个“悲”字。诗人送走了故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不禁产生抚今追昔的情怀。“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是全诗情绪凝聚的警句。人生少孤已属极大不幸,何况又因天宝末年...
...首联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颔联 ...
...公元一一七八年(南宋淳熙五年)春二月,陆游自蜀东归,秋初抵武昌。这首词是作者在将要到武昌的船中所写的。 上片写行程及景色。“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写作者只身乘归吴的船只,虽经过了许多水陆途程,但前路还很遥远。陆游在蜀的《秋思》诗,...
...,便是好处。古人说雄深雅键,此便是含蓄不露也。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可几风雅;下语六分,可追李杜;下语十分,晚唐之作也。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易,此诗人之难。漫斋语录 句含蓄意含蓄 诗有句含蓄者,老杜曰:“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郑云叟曰:“...
...孟浩然在山水诗中,很善于表现自然景物在时间中的运动变化。山区寻常的景物,一经作者妙笔点染,便构成一幅清丽幽美的图画。 这首诗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形象,不仅仅准确地表现出山中从薄暮到深夜的时态特征,而且融统着诗人期盼知音的心情。特别是“松月生夜凉...
...,摧残可爱的新竹,它一定会自然生长到拂云之高! 竹品,即人格。诗人反复状写竹的可爱,意在突出心中所达之意:尊重天性,顺应物性之自然;或者呼吁统治者要呵护人才,而不要随意摧残人才;或者以竹自况,期待朝廷能提携自己,使自己能“致君尧舜上”,能为...
...发于中而不自知也。白诗反之,曰:“但歌大风云飞扬,安用猛士守四方。”其不识理如此。老杜赠白诗有“重与细论文”之句,谓此类也哉。苏子由 李 杜 诚斋谓李神于诗,杜圣于诗 诗人之诗,唐云李、杜,宋言苏、黄。苏似李,黄似杜。苏、李之诗,子列子之...
...这首诗有点杜甫《登楼》的风味,两首登楼诗都写于成都,两位诗人都是“万方多难此登临”,都对朝廷内外交困,灾难深重感到忧心忡忡,都为自己壮志难酬而深感悲愤。写法上都采用即景抒情的手法,在写景中融进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则借助自然景物,既...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