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
...目录 《会约医镜》济阴承气汤 《会约》济阴承气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会约医镜》卷五:济阴承气汤【处方】大黄(或煨,或生)6~9克 枳实(面炒)3克 当归4.5克 厚朴3克 生地 白芍各3克 丹参6克 陈皮 甘草各1.5~2克【...
...由于元气不足,肺气失于宣和,以致气滞痰凝,营卫不和,痰气凝聚肌表,积久成形,发为气瘤。[诊断]气瘤是一种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先天性疾病。常在青春期开始发生,有的在儿童期或出生时就被发现。亦常伴有某种发育上的缺陷。好发于躯干部,亦常见于面部及...
...目录 《怡堂散记》救阴煎 《慈航集》救阴煎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怡堂散记》卷上:救阴煎【处方】生地、丹皮、麦冬、陈皮、茯苓、甘草。【功能主治】小儿时感,发热不退。【用法用量】水煎服。外见有风症在,加柴胡、防风;惊惕,加钩藤钩;嗽...
...】治真阴亏损,脾虚失血等证,或见溏泄未甚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莲肉(去心)20粒,煎服。【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目录 《保婴撮要》抑阴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保婴撮要》:抑阴散【别名】回阳玉龙膏(《保婴撮要》卷十五)。【处方】草乌(炒)60克 南星 白芷各30克 肉桂15克 赤芍药(炒)30克【制法】上各研末。【功能主治】温经活血,助阳行阴...
...《千金翼方·卷二十七》:凡上气冷发,腹中雷鸣转叫,呕逆不食,灸太冲不限壮数,从痛至不痛止。炷如雀矢大。 《针灸资生经·卷四》:奔豚,灸气海百壮。或期门、或关元百壮。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腹有逆气上攻,心腹胀满上抢心,痛不得息,...
...目录 《景岳全书》一阴煎 《虚损启微》一阴煎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景岳全书》:一阴煎【处方】生地黄 芍药 麦门冬 丹参各6克 熟地9克 牛膝5克 甘草3克【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治阴虚发热,吐血、衄血;或疟疾、伤寒屡汗之后,取汗既多...
...目录 《寒温条辨》附子理阴煎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寒温条辨》:附子理阴煎【处方】理阴煎加附子(炮)1-2钱。【功能主治】小儿真阴虚弱,胀满呕哕,痰饮恶心,吐泻腹痛。【用法用量】水煎,热服。【摘录】《寒温条辨》卷四...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