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名医——伏义氏_【中医宝典】

...九针”,我国医界千余年来尊奉为医药学、针灸学之始祖。伏 羲是先民对创始八卦理论借以丰富人体认识,并对保健作出贡献的氏族群体的概括。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63.html

邱茂良_【中医宝典】

...(1913-),邱茂良,针灸学(全国中医院校统编教材).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5 邱茂良.中国针灸荟萃.治疗学.上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6 邱茂良.中国针灸治疗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606.html

黄鸿舫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辨证取穴、行针手法、临床治疗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为近代著名针灸学家。黄鸿舫医术传子黄羡明。 名医:黄鸿舫的更多内容... 学术观点:辨证立法 证治经验 一、行针手法 二、临床治法 医案...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huanghongfang/index.html

道光帝的禁针诏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呈现出平稳上升的趋势。中医学传统的理论和实践经过长期的历史检验和积淀,至此已臻于完善和成熟,无论是总体的理论阐述,还是临床各科的诊治方法,都已有了完备的体系,而且疗效在当时的条件下也是卓著的,世界各国医药状况相比略胜一筹。尤其是温病学的形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09.html

灸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外穴名。《针灸聚英·杂病歌》:“哮……又法背上有一穴,量穴须用线一条。环颈垂下至鸠尾,尖上截断牵脊背,线头尽处是穴端,灸至七壮真为贵。”《中国针灸学》列作经外穴,名灸哮。在背部,以绳环颈下垂至胸骨剑突尖,环转向背,绳之中点平喉结,绳端着...

http://qihuangzhishu.com/169/2164.htm

灸疗不应是配角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但是对于灸疗在临床的推广运用科研探索方面,似乎感兴趣的专家学者远不如针刺受重视,这也制约了灸疗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振兴灸疗应从最基本的针灸学课本入手,增大灸疗的编写比重,增加灸疗的临床具体应用指导内容,让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在初学针灸的时候...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32.html

影响针灸丰胸效果的因素有哪些?_针灸丰胸_【中医宝典】

...,以促使乳房更加的丰满、坚挺、有弹性。那么,影响针灸丰胸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呢? 因素一:首先看自己的体质适不适合针灸丰胸。中医指出,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房属足阳明胃经,所以针灸学上的十二条经络中,以肝经和胃经对乳房的发育影响最大。建议在进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fengxiong/a1294.html

扎针灸也要讲“剂量”_针灸常识_【中医宝典】

...打针吃药一样,针灸也是要掌握“剂量”的,但长期以来针灸治疗缺乏规范,不仅医生师承的操作手法不同,而且衡量治疗到位与否也主要依据医患双方的“临床感觉”。 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学敏院士带领的针灸科研团队开展的“针刺手法的量效关系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87.html

上迎香穴_头部正面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 上迎香,经外穴名。出《银海精微》。别名鼻通、鼻穿、穿鼻,位置缺如。近代定位在面部,当鼻翼软骨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布有筛前神经,滑车下神经,眶下神经分支和面动、静脉。主治过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旁窦炎,鼻息肉,烂...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31.html

疝气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水平,下两角是穴。后《医宗金鉴》定名疝气穴。《针灸集成》则定名脐旁穴,均作经外穴。近代《针灸学》(江苏省中医学校)等又改称三角灸。...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228.htm

共找到261,14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