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擅用老庄之学-出自《老子他说》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当然,历史上运用道家思想,以拨乱反正的,不止是汉文帝这一幕,在其他朝代也非常多,这是有关经国大势的作为。 在个人修养方面,运用黄老之道立身处世,有一个大原则,就是: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从这里又要想起道家的另一个大原则,但这另...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7.html

道家五荤之香菜益胃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芫荽,传说是张骞出使西域携胡荽种归,所以也名胡荽;因它具有一种特殊的香气,故人们普遍叫它香菜。芫荽香美可食,为道家五荤之一,也是民间常用的家常菜的配料。芫荽本身性味辛温,归属脾、胃、肺经,有消食下气、发汗、解表、透疹、醒脾调中、伴阳...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377.html

什么是道教咒术?_道家_【文学360】

... 咒语导源于巫觋。《尚书·无逸》有厥口诅祝,《正义》曰:以言告神谓之祝,请神加殃谓之尚书诅。①其书面形式,最初发现于东汉墓葬中,与符箓连为一纸,表明在东汉时符箓与咒语已经合并使用。故道教在承袭符箓术时,同时也承袭咒术,此后道士作法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87.html

战国至东汉时期(1)战国至东汉时期的医学(公元前475年-公元220年)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他在承认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还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戡天思想。 西汉初年,由于当时的统治者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与之相适应的清静无为的道家哲学思想得到了汉王朝的重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69.html

战国至东汉时期(1)战国至东汉时期的医学(公元前475年-公元220年)_【中医宝典】

...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他在承认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还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戡天思想。 西汉初年,由于当时的统治者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与之相适应的清静无为的道家哲学思想得到了汉王朝的重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68.html

道教的产生_道家_【文学360】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箍的宗教。创立于东汉顺帝时期。 在文化传统上,道教承传了华夏古代的传统礼乐文明;在理论上,道教直接吸收并发展了春秋 战国时期的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在实践上,道教继承了先秦朝时期士,神仙的修炼经验和成果。 道教文化源远流长...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55.html

呼吸修炼_【中医宝典】

...呼吸修炼,这是道教气功的一种炼之法。传统医学认为,气有与天气自然相通的呼吸之气,生而俱来的先天之气,水谷滋生的后天之气等等。而道家的呼吸修炼,正是通过对自然之气的呼吸吐纳,达到调和周身之气,并使之却病延年的一种功法。《庄子·刻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78.html

道教咒术的起源_道家_【文学360】

...并列,称为济世五法,评价为皆救急之术。其后,在李淳风的《金锁流珠引》中,更是系统地介绍了禁咒之术的历史,方法及义理,认为它来自老君、张天师,有三百六十科,三十六要法。可谓法诀繁杂,难以述说。正如《正一法文修真旨要》所言:禁诀者,道家咒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88.html

气功文化先秦著作_气功文化_【中医宝典】

...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主张清静无为、贵柔、守雌、返朴归真、顺其自然,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以养生的道理解释治国,以治国的道理指导养生,融 汇了古代气功学说的精华,被后人尊为气功经典。北宋·张伯瑞在《悟真篇》中说:《阴符》宝字愈三百,《...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a13352.html

第二十二类_《杜骗新书》

...伶俐,识尽世间情伪,人不能欺。 偶遇一方士,自称能炼丹,宇弘早知其伪也。欲乘此以骗方士,故诈为不知之状,而琐琐问之。方士曰:丹是仙术,古来传与善人,专以济救贫穷者,先须采药,炼成丹头,后用银一钱,与丹头同煎,可得三钱,一两可得三两。宇弘...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2341.html

共找到812,34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