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消中”、“胃消”或“脾消”。以多食易飢而形体反见消瘦为主症,兼见大便秘结、小便黄赤频数、舌苔黄燥等。多因胃火炽盛,消耗水谷精微而精血受伤所致。 ...
...目录 《寿世保元》顺气消滞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寿世保元》:顺气消滞汤【处方】陈皮6克 半夏(姜炒)6克 白茯苓(去皮)9克 丁香0,9克 柿蒂2个 黄连(姜炒)0.6克 神曲(炒)6克 香附6克 白术4.5克 竹茹12克 甘草...
...《奇方类编》内消痔漏丸愈后服香砂养胃丸一料。川连(酒炒) 槐花(炒) 冬青子(炒)各四两共为末。入猪大肠内,扎紧两头,煮熟捣如泥入后药再捣成丸。雄黄(水飞)一两 朴硝一两 青黛五钱 白蜡一两将白蜡熔化,青黛和匀取起,冷定再碾为末,合前药捣...
...目录 《丹溪心法附余》甘露内消丸 《丹溪心法附余》甘露内消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甘露内消丸【处方】薄荷叶30克 川芎6克 桔梗(去芦头)9克 甘草3克 人参 诃子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角...
...目录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加味清热消痈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加味清热消痈汤【处方】金银花1两,连翘4钱,野菊花3钱,赤芍药3钱,黄芩3钱,公英1两,白芷3钱,天花粉3钱,木通2钱,陈皮2钱,生甘草1钱,炒山甲...
...小儿消饥,由脾火动而消中,中消于脾,移热于胃,喜多食,食无足时,小便色黄,名曰中消,古法主人参白虎汤(如人参、石膏、知母、炙甘草,下晚粳米为引)。煎以米熟为度,澄清热服。〔真按〕小儿消谷易饥,方用生地二钱,麦冬二钱,山药钱半,知母钱半,...
...目录 《千金翼》柴胡加大黄芒消桑螵蛸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千金翼》:柴胡加大黄芒消桑螵蛸汤【处方】柴胡2两16钱,黄芩1两,人参1两,甘草(炙)1两,生姜1两(切),半夏1合(洗),大枣4枚(擘),芒消2两。【功能主治】伤寒不解...
...目录 《鳞爪集》阿魏消痞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鳞爪集》:阿魏消痞丸【处方】连翘5两,麦芽10两,山楂肉5两,莱菔子10两,蒌仁10两,风化消2两5钱,六神曲10两,大贝母5两,黄连5钱,阿魏5钱(醋化),制南星10两,胡黄连5两...
...【歌】消证良由燥热过,消中饮食善消磨。肾消溲浊腰肢瘦,消渴便多饮亦多。【论】夫天一生水,肾实主之。膀胱为津液之腑,能宣行肾水,上润于肺,故肺为津液之脏。自上而下,三焦脏腑,皆囿于天一真水之中,如水包天地也。经云∶水之本在肾,末在肺,然真水...
...献则渭公孙消曰:“公,大臣之尊者也,数伐有功。所以不为相者,太后不善公也。辛戎者,太后之所亲也。今亡于楚,在东周。公何不以秦、楚之重,资而相之于周乎?楚必便之矣。是辛戎有秦、楚之重,太后必悦公,公相必矣。”...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