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_《脉诀汇》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灵枢·口问》曰∶“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故诊法当于平旦初寤之时,阴气正平而未动,阳气将盛而未散,饮食未进,谷气未行,故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至扰乱,脉体未及更改,乃可以诊有病...

http://qihuangzhishu.com/690/19.htm

王安道中风_《医贯》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及观千金方.则引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 .四曰风痹.金匮要略中风云.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 僻不遂.邪在于络....

http://qihuangzhishu.com/728/9.htm

观神色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望诊内容之一。神是生命活动总的表现,从精神、神识、表情,以及面部色泽、目光神采等反映出来。色是色泽,主要指面部色泽,它是脏腑气血的外荣,是神的表现,因此,察色是观神的不可分割的一都分。神与色同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露征象。气血旺盛,则色具神采...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037.htm

观神色_四诊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望诊内容之一。神是生命活动总的表现,从精神、神识、表情,以及面部色泽、目光神采等反映出来。色是色泽,主要指面部色泽,它是脏腑气血的外荣,是神的表现,因此,察色是观神的不可分割的一都分。神与色同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露徵象。气血旺盛,则色具神采...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guanshense-1277.html

《内外伤惑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论着。又名《内外伤》。三卷。金·李杲撰。刊于1247年。主要论述由于饮食劳倦所致疾病。卷上有阴证阳证、脉等13有关辨证的论述;卷中、卷下结合具体方药论述了以饮食劳倦为主的一些内科疾病的证治。现存多种明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

http://qihuangzhishu.com/192/333.htm

《内外伤惑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论着。又名《内外伤》。三卷。金·李杲撰。刊于1247年。主要论述由于饮食劳倦所致疾病。卷上有阴证阳证、脉等13有关辨证的论述;卷中、卷下结合具体方药论述了以饮食劳倦为主的一些内科疾病的证治。现存多种明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

http://qihuangzhishu.com/192/775.htm

《内外伤惑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论着。又名《内外伤》。三卷。金·李杲撰。刊于1247年。主要论述由于饮食劳倦所致疾病。卷上有阴证阳证、脉等13有关辨证的论述;卷中、卷下结合具体方药论述了以饮食劳倦为主的一些内科疾病的证治。现存多种明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596.htm

古今医书大意_《友渔斋医话》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可注为独善。又有《伤寒论》十卷,亦叔和编次,金·成无己注解。后贤以叔和将原文颠倒错乱,各出己见以成书,如方中行之前条,程郊倩之后条,喻嘉言之《尚论》,诚为各有发明;然无互有胶柱之处,莫若无己之原注为得。总之讲《伤寒》者,各部俱宜探讨...

http://qihuangzhishu.com/715/8.htm

冠心病的治体会_【中医宝典】

...作者:刘伯鸿 内容提要 冠心病是冠状人参补气,推动血肪运行,即痛不可补但心痛亦可,这是补气法在心绞痛治疗中起作用的一个例子。 二、 心肌梗塞的治体会 证候: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合并症者更复杂,主要表现如下: (一) 症状:膻中或胸膺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887.html

伤风条七条_《六因条》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风条第一伤风头痛恶寒,鼻塞声重,嚏涕无汗,此暴感寒疫。宜用苏叶、白芷、前胡、桑皮、桔梗、薄荷、橘红、枳壳等味,苦辛温解也。风必兼寒,先伤乎肺,肺脏空虚,形如愚盘,风寒蚀之,则清肃不行,而气不宣化,故鼻塞声重。其头痛恶寒无汗者,以太阴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liuyintiaobian/788-6-4.html

共找到110,26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