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某,男,14岁。 【就诊日期】 1 989年3月。 【主诉】 反复咳喘2年。 【现病史】 患儿一向身体赢弱,1 987年患哮喘,经治疗2年未愈。面色无华,形体瘦小,咳嗽气喘,咿呀作声响。舌质深红,苔黄腻,脉沉弦细,兼有滑象。 【诊断】 ...
...散不效,改补亦不见功。不知此证乃系伏湿酿痰,痰气窜肺而致嗽,即经所云“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也。当理脾为主,利肺为佐,即以制夏、化红、茯苓、煨姜、杏仁、绍贝、苏子、甘草治之。约服三、四剂,痰嗽遂减矣。后循旧法出入,调治旬日而安。痰嗽补脾取效...
...:自你离家之后,我从不梳妆,那明亮的镜子虽然满是灰尘,也无心事去擦它。这个倒叙,造成回环往复的效果,也是她纷繁杂乱心绪的写照。如果单就“自君之出矣”四句而言,则前一句为因,后三句为果,简洁明快,而又包孕丰富。“明镜暗不治”,虽是写事、写物,...
...。赏析 《和郭主簿》二首皆同一年所作,前首写夏景,此首写秋色。写秋色而能独辟溪径,一反前人肃杀凄凉的悲秋传统,却赞赏它的清澈秀雅、灿烂奇绝,乃是此诗具有开创性的一大特征。古诗赋中,写秋景肃杀悲凉,以宋玉《九辩》首肇其端:“悲哉,秋之为气也!...
...一妇人,年三十余。 瘕起于少腹,渐长而上。其当年长者稍软,隔年即硬如石。七年之间,上至心口,旁塞两肋,饮食减少,时觉昏愦,剧时昏睡一昼夜,不饮不食,屡次服药竟分毫无效。后愚为诊视,脉虽虚弱,至数不数,许为治愈,授以此方。病患自揣其病,断无可...
...黑。)肾水虚,用六味地黄丸。(杂病虚劳。)黄昏嗽,用四物、五味、麦门并前丸。五更嗽用六君子。(杂病虚劳。)不得眠及两胁下痛,用六味地黄、补中益气。若因气虚腠理不密,六淫所浸,当祛外邪而实脾土。若因心火太过,当伐肝木而滋肺金。若肺金气虚,当补...
...宜兴令君胡镜阳公尊堂太夫人,年七十二,脾泄十五年不愈,近加吐红,咳嗽痰多,痰亦不易出,申酉时潮热,胸膈壅塞不能就枕,饮食大减,且恶风,终日坐幔中。诸医谓发热吐红,法当寒凉。脾泄多年,气虚老蓐,法当温补。二病矛盾,难于投剂。又谓身热脉大,血...
...出自:唐代诗人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 原文如下: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赏析 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初问姓氏,心已惊疑,待...
...出自:北宋诗人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其三》 原文如下: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赏析 此篇写惜春之情。美好的春天即将过去,丰乐亭边落花满地。到了红日西斜时,游人们还依依不舍,在亭前盘桓,欣赏着暮春...
...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称帝号秦,唐德宗仓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在此期间,韦应物曾派人北上探听消息。到写此诗时,探者还没有回滁州,可以想见诗人的心情是焦急忧虑的。这就是此诗的政治背景。 诗是寄赠好友的,所以从叙别开头。首联即谓去年春天...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