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_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红斑狼疮是一种主要侵犯结缔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多见于女性,因其皮疹好发于面部,常影响容貌美观,但可累及各个系统的组织和器官,从而引起多脏器的病变,重者可危及生命。以往认为该病是一种病情严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甚至被视为一种不治之症。...

http://qihuangzhishu.com/1047/538.htm

疏肝解郁调和汤_【中医宝典】

...中医药学会理事,濮阳市中医学会会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河南省中等卫校中医教学研讨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中等卫生学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原医刊编委,杏林新秀特约编辑等。 从事中医临床40余载,执教26年,治学严谨。在临床实践中,提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660.html

唐汉钧_案十四、系统性红斑狼疮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王××,女,15岁,99年5月19日首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诊为SLE3年余,目前患者面部鼻翼两旁有对称性疱疹,色暗红,食欲不佳,二便尚正常,舌质黯,苔腻,脉濡。查ANA、DS-DNA、ESR均高于正常范围。拟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治则:健脾...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tanghanjun/555-6-14.html

李玉奇_医界泰斗 案积芸香存手泽 师表长存 高风亮节昭后人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有建树,其“观舌识病”、“排斥脉象”等诊疗技法成为“医林一绝”。先师著作齐身,其中医验方医门心境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玉奇分册)、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与研究脾胃病与胃癌癌前病变研究胃脘痛的临床研究...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iyuqi/1118-6-0.html

伤寒论浅注补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中医汇通医书五种之一。七卷。清·唐宗海撰。唐氏比较推崇陈念祖伤寒论浅注,但又认为“此书注解,尚有缺误”。遂在陈书的基础上予以补缺正误,前六卷为六经证治原文,于每经篇首补总论一篇以明大旨。卷七为其所补,包括有识方药离合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19.htm

伤寒论浅注补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中医汇通医书五种之一。七卷。清·唐宗海撰。唐氏比较推崇陈念祖伤寒论浅注,但又认为“此书注解,尚有缺误”。遂在陈书的基础上予以补缺正误,前六卷为六经证治原文,于每经篇首补总论一篇以明大旨。卷七为其所补,包括有识方药离合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29.htm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的精神障碍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的精神障碍_查疾病_【疾病大全】

...(一)发病原因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以多种免疫调节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其伴发精神障碍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自身抗体经免疫介导参与脑血管损伤,影响脑功能密切相关。可能的因素还有如下几点: 1.遗传 本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同卵...

http://jb39.com/jibing-bingyin/XiTongXingHongBanLangChuangBanFaDe260352.htm

脉有数道_医随笔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脉简补义论脉有如参量线,以为痰病,及将死气尽血散之象,详矣。顷仓公传有曰∶切其脉,得肺阴气,其来数道,至而不一也,色又乘之,故知其当十日溲血死。夫得肺阴气,谓得肺之真脏也。内经曰∶所谓阴者,真脏也。肺脉短涩而散,故曰其来散。...

http://zhongyibaodian.com/duyisuibi/683-7-5.html

红斑狼疮_自我调养巧治病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本病多见于女性,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药物、日晒等都可引起本病。临床上将此病分为盘状和系统红斑狼疮两类。盘状红斑狼疮特点是皮肤持久性盘状红斑,边境清楚,表面有鳞屑。好发于面部,其次发生于口唇、耳郭、头皮、手背、手指等处。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

http://qihuangzhishu.com/146/80.htm

共找到579,4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