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伤于暑秋必疟大意_《时病》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愈,结成痞块,藏于胁腹为疟母。正气本虚,邪客于腑,间两日而作者为三日疟。更有似疟非疟之伏暑;亦因伏天受暑而发于秋,最难速愈。倘秋时炎蒸于夏,而内并无伏气,其见证阳暑相似者,名曰秋暑。此二证皆在乎秋,今附于斯,盖恐误为疟治耳。...

http://qihuangzhishu.com/710/67.htm

神昏谵语_《景景医话》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叶先生时,必然世多以治胃治肝者疗神昏谵语,绝不知温邪有袭入心包络症。爰著《温热》以救其失,乃近今医家,不复博览群书,细辨病症,手一卷《温热》、《温病条辨》、《温热经纬》,遂以为道尽于是,而其于“不可”之诫,全未细察,叶、吴辈岂任咎哉!...

http://qihuangzhishu.com/148/17.htm

_《温热经纬》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自来生民之疾,莫重于伤寒,存亡判乎呼吸,得失决于一朝,变化万端,不容或紊。而伤寒中,温热暑湿之病,证因非一,尤易混淆,前贤所以各有专书,互相阐发,而斤斤于此也。顾明于此者昧于彼,聚讼纷纭,各鸣己得,徒使好学之士,无所适从。而或过信一家之言...

http://qihuangzhishu.com/672/1.htm

卷第十二别录之二_《开元释教录》

...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此是梵本经抄非是全部前三经同名异本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经二卷或一卷 大唐总持寺沙门释智通译拾遗编入第一译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一卷或云千臂千眼 大唐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编入录第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288.html

燥火之症治_《重订广温热》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肺金,则加生麦散;火甚者,加黄柏、龟板,或专用丹溪大补阴丸滋阴潜阳,以苦寒培生气而坚阴,较六味地黄汤更优;如小便清和,无痰气者,只须专意滋肾,张氏左归饮多服为佳。以上皆燥火症实虚传变之大要也,余症亦详本书温热中。总之,湿火、燥火症治最...

http://qihuangzhishu.com/667/11.htm

卷第十三别录之三_《开元释教录》

...故编于此 疗痔病经一卷亦云痔瘘大唐三藏义净译编入录右此疗痔病经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第二卷中亦有此咒或有编为重译今谓不然彼云告诸苾刍此痔病经我于余处已曾宣说而所为复别处亦不同此是重说非重译也 上三十经三十卷同帙。 声闻调伏藏...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289.html

靶向蛋白酶:成功、失败前景_【中医宝典】

...方法往往是动物模型经典的蛋白酶基因敲除动物模型的结合。这种方法已经用于研究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在不同癌细胞模型例如Rip1-Tag2实验鼠胰岛肿瘤模型中的作用。 蛋白质组学这一工具非常适合于鉴定和确认潜在的蛋白酶靶标。一些蛋白酶底物最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429.html

温热泄泻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小便兼固大便之剂。 【处方】 生怀山药一两五钱滑石一两生杭芍六钱甘草三钱煎汤一大盅,分数次徐徐温服下。 【方解】 此方即拙拟滋阴清燥汤也。原方生山药是一两,今用两半者,因此幼童瘦弱已极,气化太虚也。方中之义,山药滑石同用,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570.html

升麻鳖甲汤《金匮》_《增订叶评伤暑全书》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升麻 当归 甘草各二两 雄黄半两,研 蜀椒炒去汗,一两 鳖甲手掌大一片,炙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肘后千金方》,阳毒用升麻汤无鳖甲,有桂;阴毒用甘草汤,无雄黄。赵以德曰∶按古方书,谓阳毒者,阳气...

http://qihuangzhishu.com/778/90.htm

芒硝_【中药材大全】中药大全

...,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 【性状】本品为棱柱状、长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及粒状。无色透明或类白色半透明。质脆,易碎,断面呈玻璃样光泽。无臭,味咸。 【化学成份】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 【鉴别】本品的水溶液显钠盐附录Ⅳ...

http://zhongyaocai360.com/M/mangxiao.html

共找到471,7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