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脉_《医法律》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喻昌曰∶痰饮之脉,《金匮》错出不一,难于会通。以鄙见之,亦有浅深微甚之不同,可预明也,《脉要精微》篇曰∶肝脉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此特举暴饮水溢,饮病之最浅者为言耳。仲景会其意,即以饮证分之为...

http://qihuangzhishu.com/625/55.htm

_《张氏医通》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辰砂妙香散(溲血) 导赤散(伤暑) 归脾汤(保元汤下) 加味逍遥散(虚损)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局方香薷饮(暑) 续命煮散(四物汤下) 保元散(方祖)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十全大补汤(保元汤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angshiyitong/495-27-39.html

门户概念的引入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素问·阴阳离合》在具体论述阴阳的离合时说:“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一个开,一个合,一个枢,这是针对什么而言呢?很显然,它是针对门户而言。门户的作用大家都非常...

http://qihuangzhishu.com/145/57.htm

伤寒候_《诸病源候论》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此谓人触冒于寒气而成病。冬时严寒,摄卫周密者,则寒不能伤人。若卒苦劳役,汗出触冒寒气,即发成病,谓之伤寒也。其轻者,微咳嗽鼻塞,啬啬小寒,吸吸微热,数日而歇。重者,头痛体疼,恶寒壮热。而膏腴之人,肌肤脆弱,虽不大触冒,其居处小有失宜,则易...

http://qihuangzhishu.com/623/1402.htm

疮疡分五方治法不同_《疡医大全》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经曰∶东西南北中,五方人之土产浓薄,居处高下,风寒暑湿,各地不同,日用谷 颇异。所以黄帝举五方之问,岐伯进五治之功,针砭 淋灸之法,乃五方得宜之用,兼之年力衰壮,禀赋浓薄,五土之别,学人当详察之,不可不备也。澄曰∶历观古人书集,有专主辛温...

http://qihuangzhishu.com/344/122.htm

洞泄下痢候_《诸病源候论》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春伤于风,夏为洞泄。小儿有春时解脱衣服,为风冷所伤,藏在肌肉,至夏因饮食居处不调,又被风冷入于肠胃,先后重沓,为风邪所乘,则下痢也。其冷气盛,痢甚为洞泄,洞泄不止,为注下也。凡注下不止者,多变惊痫。所以然者,本挟风邪,因痢脏虚,风邪乘之故...

http://qihuangzhishu.com/623/1702.htm

中医学术流派散_【中医宝典】

...学派”解释为:“一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流派”是“指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1]所谓“学说”,是指学术上自成体系的理论与见解,如中医的各家学说。但同一学说之中,由于观点不一,又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如河间学派中的火热、攻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36.html

自序_《医法律》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然见暗不可谓非明也。野岸渔灯,荒村萤照,一隙微明,举以点缀医千年黯汶,拟定法律,为率由坦道,聊以行其佛事耳。然微明而洗发黄岐仲景之大明,明眼得此,闭门造车,出门合辙,自能立于无过。即浅见寡闻,苟知因果不昧,敬慎存心,日引月伸,以此照其胆,...

http://qihuangzhishu.com/625/1.htm

《外科精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三十四 体察爱护第三十五 用香药调治第三十六 饮食居处戒忌第三十七 医者更易良方第三十八 卷下 痈疽用麦饭石膏治效第三十九 痈疽敷神异膏功用第四十 痈疽口紧小硬第四十一 痈疽喉舌生疮如菌第四十二 痈疽脓成用替针丸药第四十三 ...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jingyao/index.html

共找到102,84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