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书大意_友渔斋医话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因证而施治之。外伤辨惑三卷,金·李杲东垣撰。发明内伤之症,有类感,大旨培补脾胃为主。又撰兰室秘藏六卷,凡二十一门。其归重于脾胃,极言寒凉峻剂之害。盖隐挽刘张二家之流弊也。又脾胃论十二卷,申明培补脾土,升阳益胃,辨惑...

http://qihuangzhishu.com/715/8.htm

洗剂_中医眼科备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g,以白沸汤泡,蘸洗,冷热任意,不拘时候。【功用】清火解毒,活血润燥。【应用】急、慢性结膜炎、睑缘炎等热偏重者。【附方】(1)蕤仁煎(普济方) 蕤仁(去皮)、秦皮(去皮)、黄柏(去皮)、青竹茹、栀子各10g,煎汤洗[3]。功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yankebeidu/1098-10-15.html

任继学:要在深挖基础理论上创新_【中医宝典】

...科学内涵,并不断创新。 一、中医古藉中有丰富内容有待整理挖掘 任老说,中医在几千年形成过程中,积累了系统理论和丰富临床经验。内经中不单讲阴阳五行、藏象,其实包含了古代13个学科知识、21部文献内容。 我们几个老中医老是说要继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92.html

中医寻麻疹_皮肤病荨麻疹_【中医宝典】

...,不易根治,且应用西药还会产生一些副反应。 荨麻疹相当于学中的“痦瘤”、“瘾疹”、“赤白游风”等证,民间俗称“风疹块”、“鬼饭疙瘩”等。中医对本病认识很早,素问·四时刺逆从中已有“瘾轸”之名,诸病源候论·风痦痛候说:“夫人阳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pifubing/b21564.html

清代药物学方剂学进展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未完稿,经其门人高士继续完成。他们从药物生成、形色性味及因病机之间关系入手分析药理,切于实际,通俗易晓。 清代中叶另有姚球撰有本草经解要一书,药着重在“药症相应”。把药物气味功效人体脏腑功能紧密结合,本草祟原殊途同归。...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78.html

饮食应用_中医饮食营养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为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所载“五味所禁”以及素问·五藏生成篇所载“五味之所伤”等。后世医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发展总结,形成了一套为大家所遵循理论和学说。汉代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中说:“所食之味,有相宜,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nshiyingyangxue/484-3-4.html

治病未必攻邪 养生何须补——张英栋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认为“虚实分辨……不能对于治疗起到直接指导作用”。张景岳小儿则总论则认为小儿之辨证“亦不过辨其表里寒热虚实”,“然于四者(笔者按:指表里寒热)之中,亦惟虚实二字最为紧要。盖有形色之虚实,有声音之虚实,有脉息之虚实……故必察其脉候...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055.html

章次公医案中虫类药应用举隅_【中医宝典】

...关键词:章次公医案 虫类中药 痹症 头风痛 肿胀 小儿惊风 章成之先生(1903~1959年),字次公。江苏镇江人。早年攻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亲炙于丁甘仁、曹颖甫诸先生。在沪从事诊务,先后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中国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01.html

复合酶反应液研究应用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2001-2003年期间,国内有一些企业和科研机构研发了一批纤维素酶应用于中药制药技术产品,并获得了国内专利,但为数不多。纤维素酶主要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地提取制作,在这些专利中,除了仅采用纤维素酶,还采用了纤维素酶另一种或几种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193.html

因病机_虚损类钩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附,在阳而仍宜治其阴。治者不窥原本,五失也”。故知医误、药害也是导致虚损主要因素。吴师朗·不居集:“虚损非尽因外感而起者,然外感亦有虚损者……思患预防者,为先之已有其机也,虚者损之机也。频感外邪,消耗气血,是损之机也”;“损一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xusunbingleigouchen/1042-7-4.html

共找到1,116,40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