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伤》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公元 1231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二卷。外惑、内伤区别。凡精神刺激、饮食不调等引起疾病为内 伤病,其治疗着重于调理脾胃、说明与六淫外感病的证有别。 作者:李杲 朝代:金 年份:公元1115-1234年 序 卷上 ...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waishangbian5702/index.html

辨证治疗神经性耳聋_五官耳鼻喉科耳聋_【中医宝典】

...所致,戎耳聋日久,耳内或有堵塞感,舌暗红或淡红, 边有瘀斑或痰点,苔薄白,脉弦。宜活血通窍。药用赤芍、石昌蒲各15克,桃仁、当归、红花各12克,川芎、柴胡、 蔓荆子各10克,甘草6克。 肝胆湿热型症见卒然耳鸣、耳聋,或郁怒之后突然加重,头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wuguan-2/b4407.html

骤冷骤热致头痛 6招助舒缓_【中医宝典】

...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冷空气会使血管突然收缩、扩张而致头痛,冷空气也可能使颈部肌肉紧绷、影响头部血液循环而头痛,所以天气转冷更须注意保暖。 第1招:减少温差缓刺激 天冷外出戴围巾、帽子保暖;从室外到有暖气室内时,先开窗降温,以免温度太高、...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123.html

急性黄疸性肝炎中医_【中医宝典】

...急性黄疸性肝炎,属中医“黄疸”中的“阳黄”、“急黄”范畴,是由于患者素体中阳偏盛,感受湿浊之邪后湿从热化,或直接感受湿热疫毒之邪,导致湿热阻滞,脾胃肝胆功能失调,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引起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一种肝胆病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869.html

中医经前期综合征_【中医宝典】

...经前期综合征是指育龄妇女在月经前7~14天(即在月经周期黄体期),反复出现一系列精神、行为及体质等方面症状,月经来潮后症状迅即消失。西医治疗主要是纠正水钠潴留和控制神经症状,中医辨证分为以下三型: 肝郁气滞型:症见经前乳房胀痛,下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339.html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结合多年临床诊治体会,试将经方时方合用分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介绍于下。 瘀热生风证 口眼㖞斜,口角流水,面肌抽搐,口渴,闭口鼓气漏气,或额纹消失,或面部发热,或面肌近耳处疼痛,或痛如针刺,或头痛,或大便干结,舌质红瘀紫,苔薄黄,脉浮或涩...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141.html

中医咽神经官能症_【中医宝典】

...中医学之“梅核气”类似,笔者分以下四型,疗效满意。 气郁痰结,痰郁化热 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心烦易怒,胸闷呕恶,口苦,纳呆,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宜行气开郁,清热化痰。处方:甘草6克。水煎,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717.html

周围血管疾病_中医临床中医内科_【中医宝典】

...周围血管疾病是指发生于心、脑血管以外血管疾病。中医称周围血管为经脉、脉管,故将周围血管疾病称为脉管病。常见有脱疽、股肿、青蛇毒、臁疮、筋瘤等。 【病因病机】 周围血管疾病病因可分为内因与外因两大类。外因包括外感六淫、特殊毒邪(烟毒)...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chuang/b33048.html

姜良铎四时感冒经验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宜三拗汤。外寒内火,咳嗽微喘者,用麻杏石甘汤。外感风寒,内有寒饮,胸满喘嗽者,宜小青龙汤,兼烦热者加生石膏。 临床有内伤基础四时感冒,姜良铎认为应注重以下几方面:一是处理好祛表邪与调内伤辨证关系,扶正与祛邪并用,应针对不同内伤基础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883.html

庞泮池_庞泮池经产验案三则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包块、慢性盆腔炎、输卵管阻塞等病,中医辨证属于胞瘀范 畴,治疗较为棘手。而庞师参照西医诊断,结合中医辨证,采取辨证与病相结合,巧用中 药多效应,多法同施,既重视内服整体调,亦不放过外、局部用药等法,变一法为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pangpanchi/556-10-6.html

共找到1,072,76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