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的生理调节极为复杂,在众多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中,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内皮素系统起着重要作用,许多抗高血压药物往往通过影响这些系统而发挥降压效应。根据药物在血压调节系统中的主要影响及部位,可将抗高血压药物分成以下...
...血压的生理调节极为复杂,在众多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中,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内皮素系统起着重要作用,许多抗高血压药物往往通过影响这些系统而发挥降压效应。根据药物在血压调节系统中的主要影响及部位,可将抗高血压药物分成以下...
...痉挛或促进侧枝循环的形成而增加冠状动脉供血。药物也可通过舒张静脉,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前负荷;舒张外周小动脉、降低血压,减轻后负荷;降低室壁肌张力;减慢心率及降低收缩性等作用而降低心肌对氧的需求。实际上,常用的抗心绞痛药正是通过对这两方面的影响...
...(一)一般实验方法和动物的选择在测定新药的急性毒性实验(LD50)时,动物如出现竖毛,活动增加,激动兴奋,以致发展为强直一阵挛性抽搐,可初步考虑为拟交感药。进而可观察其动物(或猫)血压的反应,如兴奋α-受体,则对血压影响较大,并反射地使...
...总算脱险了。经详细询问,张大爷原来就患有哮哮病,经治疗近年病情一直稳定。没想到服用阿司匹林后就诱发了哮喘急性发作。医生说,这叫“阿司匹林哮喘”,严重者还可引起血压下降、意识丧失、休克,甚至死亡。【药师讲药】 部分患有哮喘的病人服用阿司匹林数...
...认为药吃得越多,血压就会降得越快,甚至自作主张增加剂量和增加降压药的种类,其结果不仅不能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反而会危及生命安全。 七防因噎废食。“是药三分毒”,降压药也同样存在一些毒副作用。如服用甲基多巴,可出现嗜睡、眩晕、腹胀等不良反应。...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血压调节及高血压发病中都有重要影响。近几年来合成了一系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如卡托普利(...
...6类抗高血压药物,任何2种或几种联用,血压下降幅度大于任何一种药物单用。HOT试验证明联合用药十分有效。联合药物充分增加降压效应约比单药治疗大2倍,即血压160/95mmHg患者若联合用药可使血压下降8—15%,即收缩压下降12—22...
...血压波动的危害,长效降压药比短效降压药更能确保此段时间的血压正常。但这些药物达到稳定的降压效果时间却各不相同,少则5—7天,多则1—2个月。所以,高血压患者服用这些药后不要着急,从而盲目换药或停药。 罗彤又说,虽然长效降压药的副作用小,服用...
...心绞痛复发,可随后再口服一片消心痛,能维持疗效3小时左右。心绞痛发作如伴有血压升高者,可含服心痛定,5分钟内即开始降压,持续4~6小时,如为典型劳力型心绞痛发作并伴有血压高、心率增快、而无心衰及传导阴滞,可服用氨酰心安或倍他乐克1/2片,如...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