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与实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中医”概念,似乎十分清楚。是中医药学——或者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简称,也是祖国医学同义词。但细究起来,其名实颇不相符。 笔者认为,现在所谓“中医”,实际上仅指“汉医”而言。因为其中除了汉文化系统医药学知识之外,并没有包括中国其他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61.html

藏医医德_【中医宝典】

...藏医学除了注重医技之外,还十分强调医德。他们认为,一个好医生不能只是医术精湛,还应具备高尚医德。 传统藏医医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对病人一视同仁。《玉妥.云登贡布传》中说:“把六方俗世众生,视为自己父母”,“爱护他人胜于爱护自己...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36.html

民族医学史研究_【中医宝典】

...一、自由发展阶段(1980年以前) 1980年以前民族医史研究,可以说是一块荒芜园地,没有人提及,也未见到专文论述。少数几篇关于少数民族医学文章,大多是介绍性质,谈不上研究。如“西藏医学”,其中有一段文字谈到藏医发展,但把《四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45.html

阴阳——中医学思维主体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两边差别十分明显,从而产生了阴阳概念(以阳光是否充足为依据)。这时阴阳观念是指实物,是十分具体。随着时间推移,人们观察到越来越多事物均存在种既对立又依赖关系,从而形成了一种两极思维和二元分类法,这就是阴阳学说。阴阳就从论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51.html

汇通代表医家学术思想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汇通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清初西学在中国早期传播。1890年李鸿章在为《万国药方》作序时提出,“倘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于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他提出“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主张。西洋医学在我国广泛传播,引起了中医界...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58.htm

“一体堂宅仁医会”--我国最早医学协会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还制订协会条款22条,即:诚意、明理、格致、审证、规鉴、恒德、力学、讲学、辨脉、处方、存心、体仁、忘利、自重、法天、医学之大、戒贪鄙、恤贫、自得、知人、医箴、避晦疾。 该医会宗旨和对会员要求,表明它确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民间医学学术研究...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13.html

马哈耶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唐代医僧。一作摩诃衍,意译大乘和尚。大乘本是佛教中的派别,金城公主入藏时,汉族医僧随之入藏,人称其大乘和尚。当时西藏已有《医学大典》、《无畏武器》等医书存世。摩诃衍与藏族著名译师毗卢遮那合作,将金城公主带入之医书,合作编译成《月王药诊》...

http://qihuangzhishu.com/191/2061.htm

少数民族卫生事业建设与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院(现均改为医科大学)培养少数民族高级医学人才。开展内地和沿海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卫生事业建设对口支援。如: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宁夏,全国支援西藏等。通过...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04.htm

免疫网络学说及其在医海陆空中的应用_《细胞和分子免疫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的一重大突破,它对于免疫学理论研究以及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的实际应用都具有重大意义。由于Jerne对免疫学理论研究贡献,他与外位科学家一起分享了1984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http://zhongyibaodian.com/xibaohefenzimianyixue/957-11-0.html

《素问》校诂学术渊源_【中医宝典】

...大体上可分为大类:校勘训诂家类(简称“校诂”)和医学注释家类(简称“注释”)。前者以段玉裁、胡澍、俞樾、孙诒让、于鬯等皖派朴学家为核心力量,治学风格偏于文理考证;后者以吴昆、张介宾、马莳、张志聪等医学大家为主要代表,治学风格偏于医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35.html

共找到917,64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