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著作。一卷。清·徐锦撰于1851年。徐氏以相似病证归类整理,分述中风、血证、喘咳等多种病证。略论病因、病理,医案多属一病一方,间有连续就诊治案。书中可见作者善治温病、喜用寒凉。又有谓其“案语之精、方药之切”,不亚南阳活人书者。现存清...
...医案著作。一卷。清·姚龙光撰。首列“刍言”数条,阐发“医者以认症为最要”,强调医生治病需“目见、耳闻、口问、手诊四事合参”。而对医界不重四诊、忽视辨证的陋习予以批评,其医案以内科杂病为主,间有妇产、儿科治案。分析病因、病证较细致,但其叙述...
...医案著作。四卷。清·郑重光撰。书成于1707年。卷一伤寒治效;卷二暑证,疟疾,痢疾治效;卷三诸中证,男病治效;卷四女病,胎产治效。郑氏擅长于内科杂病及妇产科,辨证真而用药准,故诊治疾病颇有胆识。方治以温补见长,但并无偏执。医案记录较生动、...
...医案著作。一卷。清·姚龙光撰。首列“刍言”数条,阐发“医者以认症为最要”,强调医生治病需“目见、耳闻、口问、手诊四事合参”。而对医界不重四诊、忽视辨证的陋习予以批评,其医案以内科杂病为主,间有妇产、儿科治案。分析病因、病证较细致,但其叙述...
...《证治准绳》以川当归散(川当归、牡丹皮、白芍药、子芩、木通、华阴细辛、麦门冬、甘草、生地黄)“理荣卫,消瘀血,出声音,治痰嗽。” 润肠降气。《太平惠民合剂局方》苏子降气汤“治男女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膈壅痰多,咽喉不利,咳嗽……大便...
...以年逾古稀的高龄临床带敦,将自已宝贵的学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他的弟子。赵师得家传师授,在学术上自成一家,创见颇多。他是当代著名的温病学家,擅长治疗温热病。对叶天士提出的温病卫气营血辨治大法有独到的体会和认识。他认为叶氏所说“在卫汗之”并非...
...,每次O.5g,3/d。合用清热止咳汤(黄芩5g,桑白皮5g,白前5g,连翘5g,枇杷叶5g,桔梗5g)。水煎服。2剂。 二诊:经治疗2日患儿无咳嗽,服药4天痊愈。 【按语】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患儿发病初期感受风寒之邪,但因小儿为纯阳...
...稀粥,然舌上出现溃疡,故去原方中温燥之品,改以六味地黄汤、茯苓白术散而取效。 [选自王林.王玉玲儿科经验举隅。山西中医,1994,10(1):13]...
...梁某,女,1 3岁。 【初诊日期】 2002年3月1 1日。 【主诉】 智力发育落后。 【现病史】 患儿出生后体格发育同正常同龄儿童,但说话稍迟,自幼好动,脾气暴躁。3岁上幼儿园后,老师反映其接受能力差,反应迟钝。上小学后不能专注听课,...
...书名。十卷,附录一卷。清·王士雄撰,石念祖绎注。刊于1919年。本书集王氏医案详加注释。分析病情,辨明病机,确定病位。对学习王氏医案确有补益。原案中有漏叙脉象、病情、方药分量等情况,石氏绎注时,凭个人分析予以酌情补入。其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