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大论译文

...精神紊乱,导致视觉错误,因而产生迷惑之感,待精神欲念转移之后,就又恢复正常。以上所说的现象,轻微的叫做迷,严重的叫做。 黄帝问:人有患健忘症的,是什么气使他这样的呢? 岐伯说:这是由于上部之气不足,下部之气有余,肠胃之气充实而心肺之气虚弱。...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948.html

三十六计·并战计·树上开花注释及按语

...容易被假象。所以,善于布置假情况,巧布迷魂阵,虚张声势,可以慑服甚至击败敌人。 此按语的最后—句,是将此计解释为:把自己的军队布置在盟军阵地上,以造成强大声势慑服敌人。不过,古今战争史上,还没有发现这方面的出色例子。...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63.html

膀胱足太阳经病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足太阳膀胱经经气异常所产生的一系列病证。其中又分为是动病与所生病。《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屈,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顶痛,目黄...

http://qihuangzhishu.com/166/338.htm

大肠手阳明经病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手阳明大肠经经气异常而致的病证。《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136.htm

二_《金匮悬解》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病者脉数,而无表热,郁郁微烦,默默欲卧,自汗常出,此狐之湿旺而木郁者。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之四眦皆...

http://qihuangzhishu.com/1294/147.htm

足少阴肾经病证_中医辩证经络辩证_【中医宝典】

...本证是足少阴肾经循行部位及相关脏腑肾的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脊股内侧后缘疼痛,足心热痛,舌干,咽喉肿痛,心烦疼痛,咳唾有血,气喘,面色黧黑,惊恐不安,遗尿,造精,月经不调。 病机分析:足少阴肾经之脉起自足小趾斜趋足心,上馁出奈,上股内后廉...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42.html

阴蹻脉、阳蹻脉病证_【中医宝典】

...本证是阴蹻脉、阳蹻脉及相关脏腑等的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腿腹肌削,痿痹无力,行走欹斜或两足瘛疭,嗜睡或失眠,眼睑下垂或两目开合失司,舌淡,苔白,脉虚。 病机分析:阴蹻脉、阳蹻脉行于下肢,维持下肢正常的生理活动。气血虚衰,蹻脉失养则腿腹肌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39.html

假热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假热指病因和病理均属寒而反表现出热的假象。 【假热】 指病因和病理均属寒而反表现出热的假象,参阅“真寒假热”条。...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887.html

假寒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假寒指病因和病理均属热而反表现出寒的假象。 【假寒】 指病因和病理均属热而反表现出寒的假象,参阅“真热假寒”条。...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886.html

唇胗(zhēn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出《灵枢·经脉》。又名唇疮、唇疡。①唇疮,症见唇生细粒小疮,时流黄水,或痒或痛。由脾经郁热所致。治宜清解脾经之热,用泄黄汤。外用黄柏、野蔷薇根二味等分为末,水调敷唇部。②唇疮,伴见多食易饥,昏睡,烦躁,鼻烂等症。由伤寒狐、小儿疳...

http://qihuangzhishu.com/167/939.htm

共找到24,60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