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孟郊老年居住洛阳,在河南尹幕中充当下属僚吏,贫病交加,愁苦不堪。《秋怀十五首》就是在洛阳写的一组嗟老伤病叹愁的诗歌,而以第二首写得最好。在这首诗中,诗人饱蘸一生的辛酸苦涩,抒写了他晚境的凄凉哀怨,反映出封建制度对人才的摧残和世态人情的冷酷...
...中唐诗人孟郊、贾岛的合称。孟郊比贾岛大28岁,是贾岛的前辈诗人。但他们都是遭际不遇,官职卑微,一生穷困,一生苦吟。 孟郊“一生空吟诗,不觉成白头”(《送卢郎中汀》);贾岛“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戏赠友人》,相传他“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
...在两宋词史上,能比较完整地表现出自我一生行藏出处、心态情感变化的,除朱敦儒之外,就只有后来的辛弃疾。苏轼作为新词风的开拓者,虽然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开拓了抒情自我化的方向,但他还没有将自我完整的人生历程和整个精神世界写进词中(另一半写在人...
...《苏轼集》补遗·尚书解十首 《乃言底可绩》苏轼 巧言令色,帝之所畏也。 故以言取人,自孔子不能无失。 然圣贤之在下也,其道不效于民,其才不见于行事,非言无自出之。 故以言取人者,圣人之所不能免也。 纳之以言,试之以功,自尧舜以来,未之有改...
...出自:唐代李白的《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类型:抒情原文如下: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 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 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 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君不能狸膏金距...
...《乞减价粜常平米赈济状》苏轼 绍圣元年正月某日,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左朝奉郎知定州苏轼状奏。 勘会元祐八年,河北诸路并系灾伤,内定州一路,虽只是雨水为害,然其实亦及五分以上。 只缘有司出纳之吝,不与尽实检放,秋税内定州只放二分。 自臣...
...《左传三道·问供养三德为善》苏轼 对:《易》者,圣人所以尽人情之变,而非所以求神于卜筮也。 自孔子没,学者惑乎异端之说,而左丘明之论尤为可怪,使夫伏羲、文王、孔子之所尽心焉者,流而入于卜筮之事,甚可悯也。 若夫季友、竖牛之事,若亲见而指...
...《和咏二疏》苏轼 二疏事汉时,迹寓心已去。 许侯何足道,宁识此高趣。 可怜魏丞相,免冠谢陋举。 中兴多名臣,有道独两传。 世途方毂击,谁肯行此路。 是身如委蜕,未蜕何所顾。 已蜕则两忘,身后谁毁誉。 所以遗子孙,买田岂先务。 我尝游东海,...
...《众妙堂记》苏轼 眉山道士张易简,教小学,常百人,予幼时亦与焉。 居天庆观北极院,予盖従之三年。 谪居海南,一日梦至其处,见张道士如平昔,汛治庭宇,若有所待者,曰:“老先生且至。” 其徒有诵《老子》者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予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