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集》附录_古典文学_【文学360】

...遂手札移轼汝州,有曰苏轼黜居思咎,阅岁滋深,人材实难,不忍终弃。至汝,上书自言饥寒,有田在常,愿得居之。 朝奏,夕报可。 道过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 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 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840.html

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鉴赏_【古诗文大全】

...一日,苏轼于席间,听歌妓唱此词,大为赞赏,当得知乃幕僚毛滂所作时,即说郡寮有词人不及知,某之罪也。于是派人追回,与其留连数日。毛滂因此而得名,此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并非是事实。苏轼知杭州时,是元祐四年(1089)至元祐六年,而毛滂于...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857.html

孔子故事以强凌弱_儒家_【文学360】

...孔子故事以强凌弱,凭借强力欺负弱小。 跖,一奴隶起义首领,士大夫蔑称起义者为盗。孔子想游说盗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 来,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烦的人们有机会了,跟着盗跖英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01.html

苏轼集》第九十八卷(颂十七首)_诗词_【文学360】

...《仁宗皇帝御书颂(并叙)》苏轼 天禧中,仁宗皇帝在东宫。 故太傅邓国张文懿公讳士逊为太子谕德,帝亲书十二字以赐之,曰寅亮天地,弼余一人,又曰日新其德。 公之曾孙假承务郎臣钦臣,以属翰林学士臣苏轼为之颂二篇。 其一曰天地不言,付...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809.html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全诗赏析

...下片借传奇故事而抒情,寓意深远。卯酒醒还困一句,写作者早晨饮酒,仍感困倦,非因路途劳顿,而是夜间寻仙梦境使然。蓝桥何处觅云英这一问句,借用唐代裴航遇仙女云英之典故唐人裴铏所作《传奇》中,有一篇题作《裴航》的小说,故事离奇曲折,略谓...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317.html

苏轼集》第十五卷(古诗七十二首)_诗词_【文学360】

...《寄蕲簟与蒲传正》苏轼 兰溪美箭不成笛,离离玉筋排霜脊。 千沟万缕自生风,入手开先惨忄栗。 公家列屋闲蛾眉,珠帘不动花阴移。 雾帐银床初破睡,牙签玉局坐弹棋。 东坡病叟长羁旅,冻卧饥吟似饥鼠。 倚赖春风洗破衾,一夜雪寒披故絮。 火冷灯青...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26.html

秋尽江南草凋。全诗赏析

...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原文如下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赏析 诗的头两句写景。第一句摄取的是远镜头,扬州一带远处青翠的山峦,隐隐约约,给人以迷离恍惚之感;江水东流悠长遥远,...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662.html

苏轼集》补遗·论语解二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苏轼集》补遗·论语解二首 《观过斯知仁矣》苏轼 孔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自孔安国以下,解者未有得其本指者也。 《礼》曰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 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 闻之于师曰此《论语》之义疏也。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837.html

苏轼集》第三十六卷(记十四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然后悟而笑曰是固一章也。 庄子之言终,而昧者剿之以入其言。 余不可以不辨。 凡分章名篇,皆出于世俗,非庄子本意。 元丰元年十一月十九日记 《放鹤亭记》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 明年春,水落,迁...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47.html

人生识字忧患始。全诗赏析

...参知政事,主张变更法度,苏轼也不满意,以致后来因此而遭放逐。这时虽到和王安石闹翻的地步,但心里有牢骚,所以借这首诗冲口而出。这句话表面上不怎么样,但把忧患的根源归于识字,是有点惊人的。至于忧患到底何在,作者却一点即收,使读者自己...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89.html

共找到617,21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