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医学纲目》卷二十三引丹溪方:补脾丸【处方】白术半两,白芍药2钱。【制法】上为细末,饭为丸。【功能主治】脾虚泄泻。【用法用量】口服。冬月,去芍药,加肉豆蔻、泽泻服之;又不止者,加飞矾1钱半。【摘录】《医学纲目》卷二十三引丹溪方▼ 相关...
...病证名。亦名经来泄泻。多因脾气虚弱或肾阳不足,经行之时,脾肾更虚而发病。脾虚者,症见月经将潮或行经期间,大便溏泄,或水谷不化,脘腹胀痛,神疲肢软,头重目眩,甚至浮肿等,治宜健脾渗湿,用参苓白术散;肾阳虚者,经前或经期大便溏薄,五更作泻,...
...凡泄泻水,腹不痛者是湿,宜燥渗之。饮食入胃不住,或完谷不化者是气虚,宜温补之。腹涌肠鸣泻水,痛一阵,泻一阵是火,宜清利之。时泻时止,或多或少是痰积,宜豁之。腹痛甚而泻,泻后痛减者是食积,宜消之。实者,宜下之。如脾泻已久,大肠不禁者,宜涩之...
...产后泄泻,不可与杂证同治。大率中气虚弱,传化失职所致,气虚、食积、与湿也。气虚宜补,食积宜消,湿宜燥之。然恶露未除,又难以骤补、峻消、急燥,当先用莲子生化汤三剂,化旧生新。方中且有莲子、茯苓补脾利水,兼治其泻。候旧化新生,然后用健脾利水...
...(论一首 方二首)论曰∶凡脾劳病者,补肺气以益之,肺旺则感于脾。是以圣人春夏养阳气,秋冬养阴气,半夏汤治脾劳实四肢不用,五脏乖反胀满,肩息气急不安,承气泄实热方。半夏 宿姜(各八两) 茯苓 白术 杏仁(各三两) 橘皮 芍药(各四两) 竹叶...
...目录 《种痘新书》参苓和脾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种痘新书》:参苓和脾散【处方】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桔梗、苡仁、藿香、砂仁、炙草。【功能主治】脾胃两虚,泄泻腹痛,痘不起发。【用法用量】虚甚,加干姜。【摘录】《种痘新书》卷...
...目录 《医宗金鉴》益脾镇惊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宗金鉴》:益脾镇惊散【处方】人参4.5克 白术(土炒)茯苓各9克 朱砂2.4克 钩藤6克 甘草(炙)1.5克【功能主治】益脾清肝,镇惊安神。治小儿气弱受惊,致成泄泻,昼则惊惕,夜...
...目录 《古今医鉴》理脾固本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古今医鉴》:理脾固本汤【处方】白术(炒)3克 白茯苓3克 陈皮2.4克 半夏(制)2.4克 神曲(炒)3克 麦芽(炒)3克 甘草(炙)2.1克【制法】上药锉为一剂。【功能主治】理脾...
...泄泻者,水泻所为也。由湿本土,土乃脾胃之气也。得此证者,或因于内伤,或感于外邪,皆能动乎脾湿。脾病则升举之气下陷,湿变注并出大肠之道,以胃与大肠同乎阳明一经也。云湿可成泄,垂教治湿大意而言。后世方论泥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凡泄泻之...
...目录 《一盘珠》建脾理中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一盘珠》:建脾理中汤【处方】人参8分,白术(土炒)8分,白苓8分,白芍(酒炒)8分,陈皮、苍术、炮姜、升麻、甘草、肉豆蔻(煨,去油)、诃子(煨,去核)。【功能主治】脏寒泄泻,饮食入胃...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