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门静脉或肝动脉,可引起胆道出血。当然含菌的胆汁也可沿此途径进入血流,这可说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人常迅速出现感染性休克,并易发生败血症的原因。如果在出现致命的后果之前,梗阻得以解除,炎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吸收机化,胆囊和胆总管壁增厚并与...
...蛋白质的功能。所以如在血中可查到甲胎蛋白的含量明显增高,应考虑肝癌的可能性。 甲胎蛋白最初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它能在肝癌出现症状之前的8个月就已经升高,此时大多数肝癌病人仍无明显症状,肿瘤也较小,这些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预后得到明显改善。现在...
...原发性肝癌须与如下疾病鉴别: 1.继发性肝癌 肝脏血源丰富,其他癌肿可转移至肝脏。继发性肝癌多由胃、肺、结肠、胰转移而来,大多为多发性结节,临床表现以原发癌表现为主,少数可仅有继发性肝癌的征象,如肝大、肝结节、肝区痛、黄疸等。血清AFP多...
...引起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如表371所示,但在外科临床工作中以肠道恶性肿瘤、息肉及炎症性病变引起的最为常见。表37-1 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一)肠道恶性肿瘤(二)息肉病变(三)炎症性肠病直肠癌结肠癌 肠道恶性淋巴瘤、肉瘤 小肠腺癌 肠道...
...(一)腹腔脏器的病变 按发病率的高低排列如下: 1.炎症 急性胃炎、急性肠炎、胆囊炎、胰腺炎、腹膜炎等。 2.穿孔 胃穿孔、肠穿孔、胆囊穿孔等。 3.阻塞和扭转 肠梗阻、胆道结石梗阻、胆道蛔虫症、输尿管结石梗阻、急性胃扭转、大网膜扭转及...
...检查 现有的实验方法较多,但特异性均差。胆道闭锁时,血清总胆红素增高,一分钟胆红素的比例亦相应增高。硷性磷酸酶的异常高值对诊断有参考价值。Υ-谷氨酰转酶高峰值高于300iu/l,呈持续性高水平或迅速增高状态。5′核苷酸酶在胆管增生越显著时...
...消化道出血一般以Treitz韧带为界划分为上、下消化道出血。由于空肠和回肠引起出血的病变较少,因此下消化道出血主要来自结肠。急性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十分常见的急症,尽管近年来增加了许多新的诊断方法,但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仍在10%左右。呕血(...
...细菌感染而引起急性胆管炎、胆囊炎,或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深入肝内胆小管时可引起肝脓肿。炎症变化或蛔虫本身都可使胆囊或胆道穿孔,引起胆汁性腹膜炎。钻入胆道的蛔虫有时仍可退出或转换方向再回到小肠或从口中吐出,偶或死亡遗留在胆总管内。亦可钻入阑尾...
...,大于1.0cm结石用机械碎石后再取石,当胆道通畅后,用气囊管冲洗清理胆道,胆汁黏稠有较多吸虫成虫时放置鼻胆管引流3~5天。14例华支睾吸虫引起的胆道梗阻采用EPT方法治疗,均获成功,与外科手术相比具有不开腹、创伤小的优点。 (2)手术治疗...
...诱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协同性。文献报道,高血压患者同时吸烟,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性比不吸烟且无高血压的正常人高15倍。但其他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脂血症也可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率增高。口服避孕药是否增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