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固血,治本脏因虚生寒,月经行多,或来不及期,腹痛怯风,脏腑不和,茱萸鹿茸丸。吴茱萸(汤洗三次) 附子(炮裂,去皮脐) 干姜 肉豆蔻(面裹,炮) 白茯苓 黑龙骨(炭五味子 苁蓉(酒浸一宿) 鹿茸(削去皮毛,劈开涂酥炙) 赤石脂(州土粘舌...
...治久泻。姜侍郎方。木香 丁香 附子(炮,去皮脐) 缩砂仁 诃子皮 罂粟壳(炒,去穣、顶) 川姜(炮) 没石子 梓州浓朴(姜制) 白龙骨 肉豆蔻(面裹煨) 赤石脂( ) 禹余粮(醋淬七遍,以上各一两)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
...处方】苍术1两,肉豆蔻(煨)1两,破故纸1两。【制法】上为末,粥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肾虚久泄。【用法用量】每服50丸。【摘录】《医学纲目》卷二十三...
...味辛,性温,气香,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温中燥土,消谷进食,善止呕吐、最收泄利,治寒湿腹痛,疗赤白痢疾,化痰水停留,磨饮食陈宿。肉豆蔻调和脾胃,升降清浊,消纳水谷,分理便溺,至为妙品。而气香燥,善行宿滞,其性敛涩,专固大肠,消食止泄,...
...目录 《圣济总录》安息香煎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安息香煎丸【处方】安息香(别研)半两,木香1两,沉香1两,诃黎勒皮(炮)2两,桂(去粗皮)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肉豆蔻仁1两半,缩砂仁1两半,芍药1两半,...
...朱砂(飞)0.3克 麝香3克 肉豆蔻2个 牛黄1.5克 蟾1个(端午酥炙,酒浸,去肠肚)【制法】上药研末,绿豆粉煮糊为丸,如芥子大。【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热。【用法用量】每次3丸,空腹时用温汤送下。【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庄氏家传》...
...,肉豆蔻(去壳)3枚,附子(炮裂,去皮脐,用大者)2枚。【制法】上药除羊肉外,为末,以羊肉膏拌和令匀,更杵千余下,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结阴便血,及肠风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加至30丸。【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砂 巴豆(去油) 三棱 干姜 白芷五钱 木香 青皮 胡椒二钱五分 大黄 干漆(炒)一两 槟榔 肉豆蔻一个为末。酽醋二升,煮巴豆五、七沸再下三棱、大黄末同煎五、七沸,入 砂,熬成膏,和诸药杵丸绿豆大,每五丸姜汤下。凡积聚之成,多由阳虚气弱。...
...目录 《瑞竹堂经验方》四妙丸 《成方便读》四妙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瑞竹堂经验方》卷二:四妙丸【别名】四炒丸(《普济方》卷二十三)。【处方】肉豆蔻30克(用盐酒浸破故纸同炒干燥,不用故纸)山药30克(酒浸,与北五味子同炒干燥,...
...肉豆蔻一个为末。酽醋二升,煮巴豆五、七沸再下三棱、大黄末同煎五、七沸,入 砂,熬成膏,和诸药杵丸绿豆大,每五丸姜汤下。凡积聚之成,多由阳虚气弱。阳分虚则不能化浊,而阴气日凝;气分弱则不能和营,而血脉闭塞。种种积聚,由此而成。施治之法,当以通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