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太上,下知有之; 谦之案:礼记曲礼“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郑注:“太上,帝皇之世,其民施而不惟报。”老子所云,正指太古至治之极,以道在宥天下,而未尝治之,民相忘于无为,不知有其上也。“下知有之”,纪昀曰:“‘下’,永乐大典作‘不’,...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3.html

第四十七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视曰窥,应用“窥”字。老子楚人,用楚语矣。韩非是。 谦之案:毕说是也。玉篇:“窥,相视也,与窥同。”字林:“窥,倾头门内视也,字亦作○。”任大椿字林考逸引汉孟郁修尧庙碑云“○极道之要妙”云云,据此知“窥”“○”二字通。又“窥”,说文:“小视...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3.html

老子他说》第十章:为政治国哲学_道家_【文学360】

...矛盾,而且也很有趣。既然要爱民治国,肩挑天下大任,岂是无知无识人所能作得到。即如上古儒道并不分家历史文化所记载黄帝或者尧、舜,都是标榜天纵神武睿知,或生而能言,或知周万物,哪里有一个无知人而能完成爱民治国重任?老子突然来上一句,...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1.html

老子他说》第五章:圣人与刍狗_道家_【文学360】

...渊兮似万物之宗。”都以似异实同,体同用异表达,说明道体会同和作用差别,由个人身心体会大道和立身处事体同用异层次。到了本章,又特别提出一则惊世骇俗名言谠论,致使后世众说纷纷,各抒己见。甚至,因此确认老子为阴谋家鼻祖,或者指老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8.html

老子他说》第十章:养气与修心_道家_【文学360】

...其次,从另一角度来讲,假如一个人能够做到“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也就差不多可使“营魄抱一”了。因为老子这句名言,却使后世人为了想达到“专气致柔”效果,想尽种种方法,建立了许多门道。尤其到了近代,自有武当派张三丰太极拳流行普及以来,到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0.html

用《道德经》解秦可卿_【红楼梦】

...“秦可卿”三个字谐音“情可情”,但这三个字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它必须与另一部伟大著作联系起来才能完整地表达其涵义,这部著作就是老子《道德经》。很明显,“情可情”与《道德经》开篇三个字“道可道”如出一辙。按照这一模式,“情可情”后面没有...

http://wenxue360.com/hongloumeng/archives/417.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三章译文及注释

...。这是多么无道啊!注释 1、我:我,指有道圣人。老子在这里托言自己。 2、介然有知:介,微小。微有所知,稍有知识。 3、施:邪、斜行。 4、夷:平坦。 5、人:指人君,一本作“民”。 6、径:邪径。 7、朝甚除:朝政非常败坏。一说宫殿很...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900.html

老子他说》第四章:汉文帝、康熙、郭子仪_道家_【文学360】

...从事功方面来讲,受到老子思想影响,建立一代事功帝王,严格说来,只有汉文帝和清初康熙。尤其康熙善于运用黄老之道成就,更有过于汉文帝作为。 汉文帝是老老实实地实行老子哲学来治国,奠定两汉四百年刘家天下。康熙是灵活运用黄老法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1.html

第四十四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为‘轻重’之重。汉书黥布传‘又多其材’,师古注:‘多犹重也。’”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必厚亡。 严可均曰:“是故甚爱”,河上无“是故”。 谦之案:景福、柰卷、室町、顾欢均无,诸王本、敦、遂及韩诗外传九引有。吕氏春秋侈乐篇高注引老子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0.html

道家思想发展_道家_【文学360】

...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老子,但先秦时期并没有道家这一名称。用“道家”一词来概括由老子开创这个学派是由汉初开始。这时,道家也被称为道德家。 司马迁父亲司马谈曾写过名为《论六家要旨》一文,把先秦学派概括为道德、儒、墨、名、法、阴阳六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29.html

共找到850,0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