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第九章评析

...要做到淡泊名利与地位,才有可能“功成身退”。事物发展本来就是向着自己反面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否泰相参、祸福相位,古今中外历史上常盛不衰能有几人?“功成名就”固然是好事,但其中却也含有引发祸水因素。老子已经悟出辩证法道理,正确指出了...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0.html

老子·道经·第十三章评析

...;以目任目,不为天下视;吾之耳目静,而天下之视听不荧,惊患去已,而消于天下,是以百姓履籍而不匹倾。”(王夫之:《老子衍》) 一般人对于身体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于许多人重视身外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生命。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4.html

道家历史起源_道家_【文学360】

...道家思想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法则。老子曾在他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 《老子》第25章) "太史公"司马迁父亲西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24.html

老子故里_道家_【文学360】

...老子故里在河南省鹿邑县。是老子诞生、成长及青年弘学之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29.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六章评析

...在老子看来,得“道”圣人,即修养成理想人格人,能够“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这就达到了“玄同”最高境界。对此,车载评论说:“锐、纷、光、尘就对立说,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就统一说。尖锐东西是容易断折不能长保,把尖锐...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8.html

附录 论王弼易学与老学关系_《周易注》

...不说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无所不足'"。从裴徽发问看,裴徽一方面叹服于王弼无为玄学思想,另一方面认为王弼贵无论思想合于老子而不合于孔子思想,有崇老抑孔之嫌,似不妥。从王弼回答看,王弼对裴徽把自己思想归于老子不以为然,...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463.html

第四十回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_《水浒传》

...,也要看无为军出没路径去处,就要认黄文炳那贼住处了,然后方好下手。” 薛永便起身说道:“小弟多在江湖上行,此处无为军最熟。我去探听一遭,如何?”宋江道:“若得贤弟去走一遭,最好。”薛永当日别了众人,自去了。只说宋江自和众头领在穆弘庄上...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1586.html

第三十九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河上本作“侯王”。 谦之案:傅、范本、柰卷作“王侯”,群书治要、孙盛老子疑问反讯、晋书裴楷传、书钞一四九引并作“贞”,严遵、河上、顾欢、景福、楼正、庆阳、磻溪、室町及玉篇“一”字下引均作“正”,遂州本作“政”。中都四子本此句作“以天下为正”。...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5.html

老子他说》第十八章:忠臣孝子伪装_道家_【文学360】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从第十七章层面而相关于中国历史哲学演变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思想特殊之处。老子历史哲学与儒家观念,乃至一般社会人生态度,另成一格,大异其趣。从前面所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3.html

黄帝内经文化渊源_【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成书时间是在汉武帝以后,但不排除它一些篇章是在战国时期形成,但最后出版时间应该是在汉武帝以后。由此它必然受到汉武帝之前先秦哲学思想影响,诸子百家对《黄帝内经》都有影响,但主要是儒家和道家。 《黄帝内经》《周易》、《...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0.html

共找到850,5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