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与自然法思想(道法自然)_道家_【文学360】

...揭示老子思想中的自由思想因子,并愿与学界同仁共同探讨。 一、“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 老子从探讨和思索宇宙的本原、支配万物的永恒法则入手,进而说明人类社会的治理之道。老子的“道”首先是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最高实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4.html

第四十五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赵及韩诗外传九均作“敝”。韵会小补曰“敝,笔别切,老子云云。”是方日升所见本作“敝”。毕沅曰“‘敝’,河上公、王弼作‘○’。”是毕所见河、王本作“○”。今诸河、王本皆作“弊”,同此石。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谦之案敦煌、遂州、傅、范本...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1.html

第七十九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章炳麟曰“死生契阔”,本又作“挈”。韩诗说曰“契阔,约束也。”然则因时约剂暂为事○者谓之契。老子“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小◆答问) 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严可均曰“故有德”,河上、王弼无“故”字。 罗振玉曰景龙、御注、敦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5.html

第七十六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木部作“柔弱生之徒,刚强死之徒”。皆“坚强”句在“柔弱”句下,疑老子古本如此。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 谦之案“木◆則共”,御注、景福、邢玄、磻溪、楼正、高翿、柰卷、河上、王羲之、顾、范、彭、敦煌庚、辛诸本均同。诸王本作“兵”,道藏...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2.html

第十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 严可均曰“能无离”,傅奕及近刻王弼句末有“乎”字,下五句皆然。 俞樾曰河上公本无“乎”字,唐景龙碑亦无“乎”字,然淮南道应引老子“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则古本固有“乎”字。 谦之案“...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6.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评析

...老子理想中的“圣人”对待天下,都是持“无为”的态度,也就是顺应自然的规律去“为”,所以叫“为无为”。把这个道理推及到人类社会的通常事务,就是要以“无事”的态度去办事。因此,所谓“无事”,就是希望人们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一旦条件成熟,...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5.html

第三十一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据此,则今本作“唯”者,皆后人所改,此“隹”字若不误为“佳”,则后人亦必改为“唯”矣。 阮元曰老子“夫佳兵者,不祥之器”,“佳”为“隹”(同惟)之讹。老子“夫惟”二字相连为辞者甚多,若以为“佳”,则当云“不祥之事”,不当云“器”(经传...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7.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三章评析

...“贵柔”是《道德经》的基本观念之一,除本章论述外,七十六章以及其它一些章节里也多所论及。“柔弱”是“道”的基本表现和作用,它实际上已不局限于与“刚强”相对立的狭义,而成为《道德经》概括一切从属的、次要的方面的哲学概念。老子认为,“柔弱”是...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5.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九章评析

...的纯真状态。这位体道的圣人,是被老子美化了的统治者,这是在前面几章里已经谈到过的。但是,正如张松如先生所说的那样,“老子是站是什么立场的说话?岂不显然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吗?不是的,这道理我们已经一再指出过了。他是作为农业小生产者即小农...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1.html

第二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相较”,见释文。 谦之案作“相形”是也。毕沅曰“‘形’,王弼作‘较’,陆德明亦作‘较’,并非。古无‘较’字,本文以‘形’与‘倾’为韵,不应用‘较’又明矣。”刘师培曰“案文子云‘长短不相形。’淮南子齐俗训曰‘短修相形。’疑老子本文亦作...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18.html

共找到430,76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