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四十五章评析

...任继愈在老子新译中写道:“这一章讲的是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却又是一种情况。表面情况和实际情况有时完全相反。在政治上不要有为,只有贯彻了‘无为’的原则,才能取得成功。”这个分析是准确的。老子运用辩证法...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7.html

老子思想“视若刍狗”的一视同仁主张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的思想中有平等观念。:“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大意是:天地大慈大悲不存在偏爱之心,把万物看作草扎的狗;圣人也不存在偏爱之心,将百姓视为草扎的狗。老子并非主张视民众为粪介,而是主张政府对民众不带感情偏好...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7.html

第二十八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蹊。 严可均曰:“为天下蹊”,各本作“溪”。释文:“溪,或作溪。” 罗振玉曰:景福本亦作“溪”,景龙本作“蹊”,敦煌本作“奚”,下并同。 谦之案:作“奚”是也。庄子天下篇、淮南道应训引作“溪”,此或后人以老子误字改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4.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六章评析

...道理的较高运用。”(老子,第48面)...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8.html

第十四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马叙伦曰:“庄子知北游篇‘抟之而不得’,盖本此文,亦作‘抟’。列子作‘循’者,‘揗’之借字。老子本文当作‘揗’。文:‘揗,摩也。’礼记内则‘循其首’,亦借‘循’为‘揗’。此作‘抟’者,亦借为‘揗’。”谦之案:易、马之说是也。淮南子原道训:“是...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0.html

第四十四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名与身熟亲?身与货熟多?得与亡熟病? 谦之案:“熟”,各本作“孰”,“孰”,“熟”古通用。“亡”字,李道纯、张嗣成作“失”,马叙伦曰:“后人妄改也,亡与病韵。”“孰多”之“多”训重。奚侗曰:“文:‘多,重也。’谊为‘重叠’之重,引申可训...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0.html

老子按摩法_气功养生_【中医宝典】

...老子按摩法又称太上混元按摩法,据传是春秋时期老子所创,但一般认为是托名老子。 本法始见于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共有49式,它的主要特点在于使全身的各部肌群得到运动,并强调意念与姿态的结合,以达到强向健体的目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657.html

第二十九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谦之案:傅、范本、王羲之本、赵孟俯本“为之”下有“者”字。又道藏宋张太守汇刻四家注在“为之”句下,王注有“为造为也”四字,王本脱去此句。 天下神器,不可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严可均曰:“神器”,大典...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5.html

老子无为思想的涵义_道家_【文学360】

...”,而非“私仁”、“私爱”。但由于老子对于现实社会的关爱,所以透过另一种无为的方式,来展现的“有为”、“有私”,所以,老子的无为即有为,无私即有私,是至大至公之为,是至大至公之私。 3、无为而无不为 前面所提,老子的无为,是顺应自然而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1.html

老子思想“可道非道”的怀疑主义认识论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的认识论总体上属于怀疑主义的不可知论。老子开篇讲到:“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意思是,作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对“道”进行描绘:空虚无形而又用之不尽,隐没不显而又实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9.html

共找到890,5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