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对痘苗病毒进行了基因改良,以此作为治疗的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治疗癌症效果。这一研究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国《临床研究杂志》上。 这项研究由宾夕法尼亚匹兹堡大学病毒学家斯蒂芬?索恩尼领导。研究人员首先从痘苗病毒中剔除了两个基因,这两个...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日报道,美国制药企业默克公司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整合酶抑制剂,已经在猴子实验中取得了明显效果。研究中,科学家向短尾猕猴体内注射了一种转基因艾滋病病毒,其中包含了类似艾滋病病毒的猴病毒的基因。在感染了这种转基因病毒...
...据报道,美国科学家首次将经过基因改造的艾滋病病毒用于治疗中,取得了显着疗效。首批有3名携带耐药型毒株的艾滋病患者接受了这种新的基因疗法。这一疗法的设计思想是利用一种修改过基因的艾滋病病毒,向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免疫细胞传达一个反义基因。该...
...能够像詹姆斯·沃森那样“坦然”面对。其实,沃森自己也曾承认,他并不希望了解关于决定自己正走向衰老的基因信息。 就像很多生物医疗的新技术对以往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形成冲击一样,基因研究的进展也在逐渐逼近人类现有的道德伦理底线。技术的发展使科学家...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名为“SCN5A”的突变基因,有可能会增加该基因携带者罹患心律不齐的风险。 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报道,来自美国儿童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马克·基廷及其同事发现了这种新的突变基因。他们在检查一名心律不齐的非洲裔女患者时,...
...离婚率大幅度上升,离异家庭的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国内外的研究都发现,离异家庭的孩子问题行为远远高出正常家庭的孩子,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压抑、孤独、烦躁、冷漠,而且他们往往学习不好、人际关系差、不守纪律、离家出走,另外,越轨和犯罪行为及...
...美国和德国科学家共同完成了7号染色体的全序列测序,7号染色体继14、20、21、22和Y染色体之后,成为第6个、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已完成测序的染色体。(Nature 2003� 424: 157) 7号染色体的研究焦点一直是其与遗传性疾病...
...最近,一项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忧郁症是触发老年痴呆症的一个可能原因。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科学家对4000人进行了调查,其中有一半患有老年痴呆症。研究发现,老年痴呆症与患者的忧郁症、过去头部受伤和教育程度有关系。 在被研究的对象中,有14%的...
...时偶尔发现。 1.新生儿肠旋转不良 出生后24h内有正常胎粪排出,初起喂奶经过亦良好,一般在第3~5天突然出现大量胆汁性呕吐。由于十二指肠受压程度不同,可表现为部分或完全梗阻。部分梗阻时,间歇性呕吐,呕吐物含胆汁,腹部并不饱胀,无阳性体征。...
...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小檗碱的分子机理是在MEK1/ERK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的作用下,在基因转录后水平上通过作用于3’UTR区域稳定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mRNA来实现的,与目前使用的他汀类降血脂药物完全不同,为寻找新型降血脂药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