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濡之_治则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津液枯燥的,可用滋润药。但有内、外的不同。例如燥热伤肺胃津液,属于内,用“养阴润燥”法;外感燥热伤肺,属于外,用“轻宣润肺”法。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zaozheruzhi-2688.html

辛字润肺膏论_《增订十药神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血去则则火旺,肺必枯。欲从肾源滋水,而不先滋水之母,有是理乎?然肺为多气少寒,不独凉金,且以培土,人所未知也。润肺之中,意则甚美,故曰∶医者,意也。陈修园按∶方中真粉,即《伤寒论》猪肤汤之白粉也。本文未明为何粉,一说即花粉,主中土...

http://zhongyibaodian.com/zengdingshiyaoshenshu5265/209-19-0.html

咳证治体会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胜则干”。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喜润而恶邪犯肺,肺阴受损,失却濡润,宣降失司而为咳。 咳证常见咳嗽声脆,干咳无痰,或呛咳夜甚,痰极少,黏而难咯,咳剧时则连声不休,面红气促,甚则干恶,脉细数,舌红无苔,口唇干燥。咳证常见于秋季,《...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876.html

秋季干燥 中药调理_药物养生_【中医宝典】

...中医认为百合味甘,微寒,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口渴、咽干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另外,石斛是大家熟知的治疗目疾的中成药 石斛夜光丸的主药,具有明目作用,可治疗视力减退。 中医有“主秋令”的说法,进入深秋季节后,很多人出现了“秋燥”症状,...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326.html

秋季养生专家有忠告_【中医宝典】

...度过了暑热难挨的盛夏,时下已经渐渐进入秋天。秋令如何养生?如何正确养生?关心健康的朋友们当然需要提前知道。 忠告之一:秋季不可乱进补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现在已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但进补不可乱补,应注意五忌: 一忌无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7490.html

秋日药粥润肺燥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粥能和胃补脾、润肺,在煮粥时加入梨、萝卜、芝麻、菊花等食药俱佳的食物,能在秋季收到良好的益肺润燥效用。 梨粥:梨子2只,洗净后连皮带核切碎,加梗米100克,和水煮粥。 秋季气候干燥,人们常会出现口干鼻,干咳无痰等燥热病证,而梨具有...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461.html

秋季注重精神调养_【中医宝典】

...阴虚的人,肝火易旺,动辄发脾气。肝火偏旺,久则内耗阴津。到了秋季,其象更为明显。因此,预防秋燥宜注重精神调养。 古人认为,秋季的精神养生,应做到“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精,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49.html

秋收养生概要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小儿安,须带几分饥和寒”的印证。其实。成年人在秋季也需略带寒,只是这个“寒”自己应严格掌握。至于老人就要十分谨慎地根据自身情况来定。但缓慢添衣还是可取的。 另一方面要注意初秋切勿过度御寒,把自己严密包裹里三层,外三层。刚油凉意,外出时再加...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533.html

润肺止咳”勿滥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夏津滨 山西中医学院 疾病的发生、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等。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根据季节、气候、地区、病人体质、年龄的不同等特点而选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如北方寒冷而少雨,其病多,秋冬季节,寒邪与邪杂至,更为多数...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112.html

秋季养生心理宜清静_【中医宝典】

...秋季养生心理宜清静。因为,夏末秋初,酷暑蒸灼,气压较低,人容易闷热不安和困倦烦躁。所以,在秋季生活中,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切忌火暴脾气,因能生热,要防止心火内生,心静自然凉。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50.html

共找到141,83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