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病后上虚,不能制水,从腰以下有水气者,肾阴之盛也。牡蛎泽泻散,牡蛎、栝蒌,清金而泻湿,蜀漆、海藻,排饮而消痰,泽泻、葶苈、商陆,决郁而泻水也。〖牡蛎泽泻散〗百十一 (方【112】)【...
...目录 《医醇剩义》加味泻黄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醇剩义》:加味泻黄散【处方】防风3克 葛根6克 石膏12克 石斛9克 山栀4.5克 茯苓9克 甘草1.2克【功能主治】泻脾火,生津液。治脾有伏火,舌燥唇干,烦渴易饥,热在肌肉。【...
...目录 《串雅内编》截泻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串雅内编》:截泻丸【处方】黄丹(飞过) 枯矾 黄蜡各30克 炒石榴皮24克【制法】将黄蜡熔化,再将黄丹、枯矾、石榴皮研细末投入,乘热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久泻。【用法用量】每服...
...热泻因热迫大肠所引起。 【热泻】 因热迫大肠所引起。亦名“火泻”。主要症状有泻下黄白如糜或带黏腻、气味臭、肠鸣腹痛、痛一阵泻一阵,泻后仍有厚重感,肛门浊热、小便短赤、口渴、苔黄、脉数等。...
...《苏沈良方》治泻痢方肉豆蔻刳作瓮子,入通明乳香少许,复以末塞之,不尽即用面和少许,裹豆蔻煨熟,焦黄为 目录 《苏沈良方》治泻痢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苏沈良方》治泻痢方 肉豆蔻刳作瓮子,入通明乳香少许,复以末塞之,不尽即用面和少许...
...毒热移入大肠经,传化失常泻泄成,初起升葛汤加味,已发黄连解毒清。[注]麻疹泻泄,乃毒热移入肠胃,使传化失常也,治者切不可用温热诸剂,疹初作泻者,以升麻葛根汤,加赤苓,猪苓,泽泻,主之,疹已出作泻者,以黄连解毒汤,加赤苓,木通,主之。(升麻...
...论曰内经曰湿胜则濡泻,甲乙经曰,寒客下焦,传为濡泻,夫脾为五脏之至阴,其性恶寒湿,今寒湿之气,内客于脾,则不能埤助胃气,腐熟水谷。致清浊不分,水入肠间,虚莫能制,故洞泄如水,随气而下,谓之濡泻。治肠胃受湿,濡泻不止。肉豆蔻散方肉豆蔻(去壳...
...目录 《仙拈集》痘泻煎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仙拈集》:痘泻煎【处方】白术1钱半,人参1钱,山药1钱,莲肉1钱,茯苓1钱,肉蔻1钱,砂仁5分,藿香(净叶)5分,肉桂5分,木香1分,苍术1分,诃子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发痘...
...《冯氏锦囊秘录》受肚泻方陈黄米(半斤) 莲肉(半斤) 花椒(二两,炒研) 每早空心黑砂糖调姜汤下,不拘多少。 目录 《冯氏锦囊秘录》受肚泻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冯氏锦囊秘录》受肚泻方 陈黄米(半斤) 莲肉(半斤) 花椒(二两,炒...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泻脬汤治膀胱实热,腰脊痛,闭塞不通,舌干咽肿,悉主之。茯苓 栀子仁 知母(各三两) 生地黄 淡竹叶(各五两) 石膏(八两, )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煎七分,入蜜半匙,煎两沸,热服。须利,加芒硝一钱匕。 目录 《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