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使用各种方法畸形治疗中,使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横部,致机械性阻塞引起本症。其他如仰卧于制动床上,躯体石膏固定,脊柱牵引和腹壁肌肉张力下降等,亦为诱发因素。 (二)发病机制 肠系膜上动脉起源于腹主动脉,在胰腺颈部下缘穿出...
...《明目至宝》茶调散治妇人,男子风肿痒痛,翳障,烂眩,气眼,流泪、昏暗。川芎 石膏(炒) 防风 石决明 羌活 木贼 甘草(五钱) 薄荷 甘菊花上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茶清调下。《冯氏锦囊秘录》茶调散瓜蒂 茶叶 为末,齑汁调服,取吐。《...
...目录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冰石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冰石散【处方】煅石膏31g,冰片1g。【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疮疡糜烂。【用法用量】外敷。【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犀角屑1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升麻半两,石膏半两,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小儿壮热发痫,或时时四肢抽掣,多吐白沫。【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入竹沥半合,牛黄末1字,服之。【...
...湿疹散:黄柏30g,冰片20g,青黛粉20g,苍术5g,白矾10g,石膏10Og。将黄柏、苍术洗净泥土及杂质,烤干后共细粉,白矾、石膏用火烧透后研成粉末。将青黛、冰片制成粉未,各药混后均匀过筛后装瓶备用。...
...《药鉴》白石膏气大寒,味辛甘,无毒,气味俱薄,沉也,阴也。足阳明经药也。阳明主肌肉,惟其甘也,能缓脾益气,止渴去火。惟其辛也,能解肌出汗,上行止头疼。故风邪伤阳,寒邪伤阴,总解肌表甚捷。任胃热多食,胃热不食,并泻胃火极灵。不时食积痰火殊效...
...天雄 紫菀 石膏(等分)上六味治,下筛,取如大豆七,聚如前法吸之,日二。只得食粥,七日嗽愈乃止。若大豆聚不知,小益之,勿太多。 目录 《备急千金要方》钟乳七星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备急千金要方》钟乳七星散 (一名吸散) 治寒冷咳嗽上...
...石膏之质原为硫养轻钙化合而成,其性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为清阳明胃腑实热之圣药,无论内伤、外感用之皆效,即他脏腑有实热者用之亦效。《神农本草经》原谓其微寒,其寒凉之力远逊于黄连、龙胆草、知母、黄柏等药,而其退热之功效则远过于诸药。《...
...目录 《鸡峰》含明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鸡峰》:含明散【别名】金明散【处方】人参1两,知母1两,茯苓1两,秦艽1两,丁香1两,甘草1两,石膏(细研)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补肝脏劳极。主【用法用量】金明散(《准绳·类...
...上,当见涎出成盆即愈。《儒门事亲》不卧散川芎(一两半) 石膏(七钱半) 藜芦(半两,去土) 甘草(二钱半,生)上为细末。口噙水,鼻内各嗅之,少时,吃白汤半碗,汗出解之。 目录 《冯氏锦囊秘录》不卧散 《儒门事亲》不卧散 《伤寒标本》不卧散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