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谦之案:傅、范本、王羲之本、赵孟俯本“为之”下有“者”字。又道藏宋张太守汇刻四家注在“为之”句下,王注有“为造为也”四字,王本脱去此句。 天下神器,不可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严可均曰:“神器”,大典...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5.html

第三十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均无以上九字。 劳健曰:“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景龙、敦煌与道藏龙兴碑本无此二句,本皆有之。汉书严助传淮南王安上书云:“臣闻军旅之后,必有凶年。”又云:“此老子所谓‘师之所处,荆棘生之’者也。”按其词意,“军旅”“凶年”当别属古语,非同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6.html

第十四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马叙伦曰:“庄子知北游篇‘抟之而不得’,盖本此文,亦作‘抟’。列子作‘循’者,‘揗’之借字。老子本文当作‘揗’。文:‘揗,摩也。’礼记内则‘循其首’,亦借‘循’为‘揗’。此作‘抟’者,亦借为‘揗’。”谦之案:易、马之说是也。淮南子原道训:“是...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0.html

第四十七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视曰窥,应用“窥”字。老子楚人,用楚语矣。韩非是。 谦之案:毕说是也。玉篇:“窥,相视也,与窥同。”字林:“窥,倾头门内视也,字亦作○。”任大椿字林考逸引汉孟郁修尧庙碑云“○极道之要妙”云云,据此知“窥”“○”二字通。又“窥”,文:“小视...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3.html

第五十八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通用,见二十章。“闷”,文:“懑也。”楚辞惜诵“中闷瞀之忳忳”,注:“烦也。”疑“闷闷”本或作“懑懑”。夏竦古文四声韵引古老子有“懑”字,作○。 易顺鼎曰:按道德指归论云:“不施不予,闵闵缦缦;万民思挽,墨墨偆偆。”“闵闵”即是“闷闷”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4.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六章评析

...所谓“物极必反”的辩证法思想。在以上所讲“合”与“张”、“弱”与“强”、“废”与“兴”、“取”与“与”这四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中,老子宁可居于柔弱的一面。在对于人与物做了深入而普遍的观察研究之后,认识到,柔弱的东西里面蕴含着内敛,往往富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8.html

第七十六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之徒。 罗振玉曰:敦煌庚本作“故曰”。 蒋锡昌曰:淮南原道训作“柔弱者生之干也,而坚强者死之徒也”。文子道原篇作“柔弱者生之干,坚强者死之徒”。苑敬慎篇作“柔弱者生之徒也,刚强者死之徒也”。列子黄帝篇作“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御览...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2.html

第六十二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道者,万物之奥。 谦之案:罗卷、范本同上。彭、傅本下有“也”字,后汉书冯衍传注引亦有“也”字。“奥”字,文:“○,宛也,室之西南隅。”夏竦古文四声韵卷四出“奥”、“懊”、“墺”、“隩”四字,下三字均引古老子,惟“奥”字下无,疑古本“奥”...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8.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一章评析

...贵德’。但万物的尊道贵德,也仅为对自然界的规律的依据与运用,不是另有什么主宰者加以命令与安排的,这种现象,老子认为是无为自然的状态,所以‘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我们同意以上所述观点,因为道之创造万事万物,并不含有什么主观的意识,也不具有...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3.html

出关的“关”-出自且介亭杂文末编_【鲁迅全集】

...海燕读后记发表于一九三六年二月十一日上海时事新报·每周文学第二十一期。 〔12〕太炎即章太炎,参看本卷第107页注〔30〕和本书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注〔2〕。诸子学略述评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学说的著作,其中论及老子出关事:...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554.html

共找到895,2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