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疫可下者,约三十余证,不必悉具,但见舌黄、心腹痞满,便于达原饮加大黄下之。设邪在膜原者,已有行动之机,欲离未离之际,得大黄促之而下,实为开门祛贼之法,即使未愈,邪亦不能久羁。二三日后,余邪入胃,仍用小承气彻其余毒。大凡客邪贵乎早治,乘人...
...曰邪在中焦.不用枳实浓朴.恐伤上焦元气.以甘草和中.名曰调胃.岂芒硝大黄.独不伤元气乎.又岂甘草一味所能调之乎.观其曰上焦受伤.则痞而实.去芒硝.名小承气.谓不伤下焦真阴.岂枳实浓朴大黄.果不伐其根本乎.观其又曰.三焦俱伤.痞满燥实坚俱全....
...。窃思方书石膏主治,如时气肌肉壮热、烦渴、喘逆、中风、眩晕、阳毒发斑等证,无一可以发汗而愈者。病之倚重石膏,莫如热疫。余师愚清瘟败毒散,一剂用至六两、八两,而其所着疫证一得,则谆谆以发表致戒。顾松园以白虎汤治汪缵功阳明热证,每剂石膏用至三两...
...《备急千金要方》十二物寒水石散治少小身体壮热,不能服药方。寒水石 芒硝 滑石 石膏 赤石脂 青木香 大黄 甘草 黄芩 防风 川芎 麻黄根上各等分,合治下筛,以粉一升,药屑三合相和,复以筛筛之,以粉儿身,日三。 目录 《备急千金要方》十二物...
...目录 《伤寒总病论》大黄栀子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伤寒总病论》:大黄栀子汤【处方】生大黄1两,升麻半两,瞿麦1分,甘草1分,栀子7个。【功能主治】热病毒气入眼,赤痛生翳,不见光明者。【用法用量】水2升,煮至1升,去滓,作4次温服...
...别录》曰︰石膏,生齐山山谷及齐卢山、鲁蒙山。采无时。细理白泽者,良;黄者,令人淋。 弘景曰︰二郡之山,即青州、徐州也。今出钱塘县,皆在地中,雨后时时自出,取之如棋子,白澈最佳。彭城者亦好。近道多有而大块,用之不及彼也。《仙经》不须此。 恭曰︰...
...涵肝木,木动生风,而发眩仆之虚风可比,务宜分别而治,庶不龃龉。防风通圣散∶治一切风寒暑湿,饥饱劳役,内外诸邪所伤,及丹、斑、瘾疹等证。防风 荆芥 麻黄 桔梗 连翘 栀炭 黄芩 薄荷 大黄 芒硝 石膏 滑石 白术 甘草 当归 白芍 川芎加生姜...
...石膏汤。香豉(二合) 葱须(一两) 石膏(二两) 栀子(三分) 生姜(二两) 大青 升麻 芒硝(各三分)咀,水三升,煮取一升三合,去滓,下芒硝,温温分减服。温病发斑,赤斑者五死一生,黑斑者十死一生,大疫难救,黑奴丸主之。(方在杂汗证中。)冬温...
...防风通圣散防风(去芦) 川芎 当归(焙) 赤芍药 大黄 麻黄 连翘 芒硝(各半两) 石膏 黄芩(去枯) 桔梗(各一两) 甘草(二两) 滑石(三两) 荆芥 白术 栀子(各二钱半)薄荷叶(半两)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
...《伤寒杂病论》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大黄四两 黄芩三两 地黄四两 牡丹皮三两右四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二服,大便利,止后服。病温,头痛,面赤,发热,手足拘急,脉浮弦而数,名曰风温,黄连黄芩栀子牡丹芍药汤主之。 目录 《伤寒杂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