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治疮_《痰火点雪》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凡艾灸,须要疮发,所患即愈,不得疮发,其疾不愈。《甲乙经》云∶疮若不发,用底炙令热,熨之,三日而发。今有用赤皮葱三五茎,去叶,于微火中煨热,熨疮十余遍,其疮三日自发。亦有用麻油搽之而发者。亦有用牙皂角煎汤候冷,频频点之而发者。恐气血衰,...

http://qihuangzhishu.com/752/203.htm

术之-手部祛寒_百病火_【中医宝典】

...火根据中医的整体学说和生物全息律学说: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变化都能反映于手部,通过火保健手部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防治血脂偏高、脑动脉硬化,增强记忆、健脑抗衰。 手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纵观医学史的发展,手部诊疗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huoliao/a13255.html

中医火的临床应用_百病火_【中医宝典】

...中医火具有显著温阳作用并结合经络穴位及药物功能来达到救脱的目的。 1、温通静脉:经脉气血不畅可生百病,古代医家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活血以加快经脉之气运行,故对气血因寒留滞凝涩引起的腹胀、腹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

http://zhongyibaodian.com/huoliao/a13258.html

疣赘疵黑子杂方六首_《外台秘要》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深师灰煎,瘤赘瘢痕疵痣,及痈疽恶肉等方。锻石(一斗五升) 湿桑灰(四斗) 柞栎灰(四斗)上三味合九斗五升,以沸汤令 调湿,纳甑中蒸之,从平旦至日中,还取釜中沸汤七斗,合甑三淋之,澄清纳铜器中,煎令至夜,斟量余五斗汁,微火徐徐煎,取一斗,...

http://qihuangzhishu.com/121/811.htm

“诗”养生健康多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诵读好的诗篇不仅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心灵的震撼,而且对人的身心健康也大有裨益。 英国文论家柯尔律治说过:“一本好书就是药房,它的每一篇就是药粒,且药效持久”。 宋代《唐诗纪事》中曾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杜甫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95.html

药线点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药线点是流传于壮族的一种民间疗法。 它是用苎麻线经中药炮制后点燃,直接灼患者体表的特定穴位或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操作方法】 一、药线点疗法的材料 药线点疗法的材料是药线,是用苎麻搓成并经过贵重药物溶液浸泡加工制成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33.html

经络养生_中医养生_【中医宝典】

...穴位就有效 肝气郁结,按揉太冲标本皆可治 急性腰扭伤按按睛明穴和至阴穴 降压 常按摩穴位 降压按摩法 脚趾抓脚心通经络 经络按摩 赶走感冒 经络概念与经络系统 经络通畅腿脚好 经络穴位养生法 经络养生—叩击穴位步行法 经穴按摩 穴保健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jingluoyangsheng-736-1.html

膏肓穴法_《普济方·针灸》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三寸。主无所不。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发狂健忘。又取穴之法。令人正坐。曲脊伸两手。以臂着膝前。令正直手大指与膝头齐。以物支肘勿令臂动摇也。从胛骨上角摸索至骨下头。其间当有四肋三间。中间。从胛骨之里。去胛容侧指许。摩KT 去表肋间...

http://qihuangzhishu.com/601/183.htm

“笑”治愈了县太爷的抑郁症_【中医宝典】

...传说,在清朝有位县太爷,因患心病整天愁眉苦脸,郁郁寡欢,食不甘味,睡眠也不安稳。日子长了,只见他日渐憔悴。家人到处求医,疗效甚微。有一天,当地一位医术高明的老郎中得知此事,便上门诊病。在为县太爷把脉之后,一本正经地说:“乃是得了月经不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21.html

列缺穴歌_《刺心法要诀》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列缺腕侧上,次指手交叉,善偏头患,遍身风痹麻,痰涎频上壅,口噤不开牙,若能明补泻,应手即能瘥。〖注〗列缺穴,其穴在腕后侧上一寸五分,两手交叉,当食指末筋骨罅中。主治偏风头痛,遍身风痹麻木,痰壅气堵,口噤不开等证。针二分,留三呼,三壮。...

http://qihuangzhishu.com/772/183.htm

共找到105,31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