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芦头)茅根60克(锉)甘草15克(炙微赤,锉)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川朴消30克 木通30克(锉)【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功能主治】清肺泄热,化痰止咳。治肺脏壅热,心胸满闷,嗽逆食少,大便不利。【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煎至...
...泻久不止,大孔如竹筒,直出无禁者,气将脱也,诃子散。(方见痢疾。)老人元气衰,滑泄无禁,四君子汤加肉蔻、诃子,若元气下陷,加升麻。四君子汤(方见脾胃。)钱氏白术散治气血俱虚,或泻或痢,或吐或渴。人参 白术 白茯 甘草 木香 藿香 干葛上,...
...用量】煎大半杯,温服。【摘录】《四圣心源》卷十▼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医学传灯》卷下:桂枝茯苓汤【别名】桂枝独活汤【处方】陈皮、半夏、白茯、甘草、香附、桂枝、细辛、独活。【功能主治】温经散血。主肾积奔豚,乃寒气从腰眼而入,肠中汁沫凝聚...
...浮则风,濡则湿,滑则虚。治法各随其宜。麻木余辨 是风湿热下陷入血分阴中,阳气不行。其证合目则浑身麻。亦有痰在血分痒者,血不营肌腠。【治】附子汤 治风、寒、湿痹。附子(炮去皮脐) 桂枝 白芍 甘草 茯苓 人参(各三钱) 白术(一两)行痹,加...
...目录 《鸡峰》宽中沉参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鸡峰》:宽中沉参散【处方】半夏5分,五味子3分,鹿角胶3分,茯苓3分,白术2分,沉香2分,款冬花2分,川芎2分,紫菀2分,石斛2分,山药2分,人参4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消...
...升水降火.膀胱不约.下焦虚者.乃火投于水.水泉不藏.脱阳之症.其人必肢冷脉迟.法当用温暖之药.峻补其下.交济坎离.二症皆非茯苓淡渗之药所能益其元气.朱氏之谓阴虚不可用者.此之谓也.素问云.心虚则少气遗溺.下焦虚则遗溺.胞遗热于膀胱则遗溺....
...长寿饮食秘方茯苓粥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弟弟苏辙发现的。苏辙少时多病,夏则脾不胜食,秋则肺不胜寒,久服药不愈。一次,他在和朋友交谈中得知,练气功、食茯苓可治此病。 在敦煌石窟出土的卷子中有一个长寿秘方——“神仙粥”。 具体方法:取山药(去皮)...
...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摄生众妙方》卷八:荆防败毒散【处方】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枳壳 茯苓 防风 荆芥 桔梗 川芎各4.5克 甘草15克【功能主治】疏风解表,败毒消肿。治凤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苔白,脉浮者;疮肿初起,...
...气海行气滞;通草利湿通肺气;茯苓渗湿和脾气;陈皮利中气调胃气。为散姜皮汤下,使风邪和解,则经络清和,脾胃健运,湿无不化,何遍身浮肿有不退乎。【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镐京直指》:荆防散【处方】荆芥1钱5分,防风1...
...茯苓、甘草、半夏、浓朴、桔梗、大腹皮,调中药也。中调足以正不正之气于内。藿香、白芷、橘皮、紫苏,疏表药也,表疏足以正不正之气于外。内外畅达,邪逆潜消。霍乱,吐泻交作之谓。戴元礼曰∶肥人多中虚,以气盛于外而歉于内也,治之必先理气,此散是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