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门_《幼科切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小儿脾虚,饮食减少,面黄肌瘦,易致伤食、腹胀、泄泻等症。枳术丸 治小儿并无外感风热,脾虚能补,有积能消。久服饮食自健,外患不生,百病皆除。焦术(四两) 枳壳(一两) 蜂蜜(五两)上为细末,炼蜂蜜捣和为丸,如梧子大,每日米饮化开服之。凡...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keqieyao5696/294-34-0.html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临床观察_【中医宝典】

...clinical observation 临床上婴儿在次或多次罹患重症感染性疾病进入恢复期或感染治愈后出现以泄泻、腹胀等消化不良为主的症候群,且持续时间较长,中医辨证归属“脾虚征”。“脾虚综合征”是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孟仲法教授首先提出的[1,2]...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442.html

螈_《古今医案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芍、黄连、半夏、甘草.佐以肉桂.助参、 之功.补脾泻饮遂觉少定.数服而愈.所以知儿病者.左脉滑大.右脉沉弱.似有似无.右手主于气故曰气分大虚.经所谓土极似木.亢则害.承乃制.脾虚所侮而风生焉.证似乎风.治风无风可治.治惊无惊可疗.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anan/618-16-10.html

扶土抑木除脘痛_《三十年临证经验集》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木旺犯土症,为医家所习见,叶氏《临证指南》中收集验案甚多。华岫云于编后书曰:“为风木之脏,又为将军之官,其性急而动,故肝脏之病,较他脏为多。”又曰:“肝病必犯土,是侮其所胜也。”肝病犯土之证,每见呕吐不食,胁胀脘痞,因而医家常易误认...

http://qihuangzhishu.com/144/54.htm

中医治疗脾虚食少的中药材大全_【中医宝典】

...主治:脾虚食少 党参(图) 明党参(图) 脐带 人胞 芎 中药主治:脾虚食少茯苓谷芽麦芽 ...

http://zhongyaocai360.com/zhuzhi/pixushishao.html

序_《丛桂草堂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之序.浏览一通.见其辨症剀切.用方工稳.每述病.原原本本.剖析无遗.洵足开学人之智能.昔周学海氏有云.宋后医书.惟案最好看.不似注释古书之多穿凿也.每部医案中.必有一生最得力处.潜心研究.最能吸取众家之所长.余按医案门.当推喻氏寓意草...

http://qihuangzhishu.com/322/2.htm

害承制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五行学说术语。《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指过而为害者,须抵御而令其节制。五行学说认为,事物有生化的一面,也有克制的一面,用以解释人体生理平衡的调节。若有生而无克,势必亢盛之极而为害,因此应该抵御这种过亢之气,令其节制,...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87.htm

害承制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五行学说术语。《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指过而为害者,须抵御而令其节制。五行学说认为,事物有生化的一面,也有克制的一面,用以解释人体生理平衡的调节。若有生而无克,势必亢盛之极而为害,因此应该抵御这种过亢之气,令其节制,...

http://qihuangzhishu.com/191/408.htm

胡建华_、自学《中医内科学》方法论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导致的各种眩晕的主要症状、治疗原则以及主方主药,加以理解和熟记。由于本《中医内科学》教材,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的范围也很广,有的学生认为要理解重点,还可以做到,要熟记往往就感到有些困难。我认为这里有一个学习的刻苦性和学习的方法问题。也就是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hujianhua/527-8-1.html

中风门_《王旭高临证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某 口歪于左,手废于右,肝风胃湿,互相牵掣。舌强而蹇,痰留心脾之络也,类中显然。党参 当归 半夏 茯神 钩钩 石决明 川断 秦艽 胆星 桑枝渊按∶脾虚生痰,虚生风。运脾即是化痰,养肝佐以熄风,为虚实参半之治。□王 两手关脉皆见粒厥厥...

http://qihuangzhishu.com/692/11.htm

共找到414,76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