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彊於诸侯。後百馀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於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於...
...并非为了体察民情,更不是与民同乐,而仅仅是他本人的一种游乐活动。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不敢对臧僖伯的谏言说一个“不”字,最后不得不以“吾将略地焉”为借口,坚持到那里寻乐去。 这篇谏辞的最大特点,是紧紧围绕着一个“礼”字展开劝谏,从观点到为阐明...
...臣民,又会犯多大的罪?”曾参听后,说:“我的罪过很大呀!”于是造访孔子而向他谢罪。这件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父母有错,耐心规劝 【原文】或曰:孔子称色难。色难者,观父母之志趣,不待发言而后顺之者也。然则《经》何以贵于谏争乎?曰:谏者,为救过...
...国语辞典 永久奉行的準則。 晏子春秋.內篇.問上:「景公問晏子曰:『君子常行曷若?』晏子對曰:『衣冠不中,不敢以入朝。』」 文選.東方朔.答客難:「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 北平方言。一般的、普通的。 如:「那家餐館的菜太貴了,...
...,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晏子对曰:“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人,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遂让不受也。 13 臣术:景公...
...具体,又实用而不空泛,针对性很强。 奏疏从头至尾,多用骈偶,或相对为文,或排比论述,辞工文畅,音律和谐,铿锵成韵,读来如觉连珠滚动,文章一气呵成,论述步步为营,气势雄健有力,警示振聋发聩。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朝著名谏议大夫魏征写给唐太宗的...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出自《战国策》之《魏策》 81、《西门豹为邺令》原文-出自《战国策》之《魏策》 82、《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原文-出自《战国策》之《魏策》 83、《韩赵相难》原文-出自《战国策》之《魏策》 84、《知伯索地于魏桓子...
...臣子以死来规劝君主 death remonstration 凛然古人尸谏之风 国语辞典 衛大夫史魚臨死遺言以諫其君。見韓詩外傳.卷七。後指以死諫君。...
...西蕃通来几时 太宗尝御瑶池殿,顾谓侍臣曰:“西蕃通来几时?”公对曰:“《禹贡》云:西至流沙。又云:西戎即叙,不明境域所至。汉武帝置敦煌、张掖等郡,自此已后渐通西域。”太宗谓群臣曰:“朕闻汉武帝时,为通西蕃,中国百姓死者大半。此事著在史籍,...
...从事。吏不治则乱,旧本脱“吏”字,王据上文补。农事缓则贫,贫且乱政之本,王云:“此句有脱文。”诒让案:疑当作“倍政之本”,下文云“倍本弃事而安怠傲。”而儒者以为道教,是贼天下之人者也。“贼”,旧本讹作“贱”,今依王、苏校正,详《尚贤中》篇。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