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分类_中药基本理论知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本草、宋代开宝本草嘉祐本草证类本草等综合性本草,都是以本草经集注分类方法,加以扩充、增加而成。直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才对它作了全面较大改革。提出了一套完整分类理论。采用“析族、区类、振纲、分目”...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jibenlilunzhishi140/263-4-0.html

丁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家。字德刚。江浦(今属江苏)人。为丁凤之先辈。约生活于16世纪后半叶。据江宁府志所载,有一针救活已死孕妇及产下一子故事。中国医籍考着有兰阁秘方医方集宜玉函集等,但有人考证后三种均为其子丁凤所作。...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600.htm

明小说之大主潮-出自中国小说史略_【鲁迅全集】

...末以至宋元已渐渐演成神异故事,且多作成简单小说,而至明吴承恩,便将它们汇集起来,以成大部西游记。承恩本善于滑稽,讲妖怪喜,怒,哀,乐,近于人情,所以人喜欢看!这是本领。而且叫人看了,无所容心,不像三国演义,见刘胜则喜...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03.html

继志堂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二卷。清·曹仁伯约撰于19世纪中期。本书是作者平生医疗实践系统总结。治案分门辑录,以内科杂证居多,善于剖析病情,阐述医理,推论病原,审病较细致。能使读者体会到曹氏辨证施治特点学术思想。曹氏治疗湿热夹阴虚等复杂病证颇有心得,...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150.htm

继志堂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二卷。清·曹仁伯约撰于19世纪中期。本书是作者平生医疗实践系统总结。治案分门辑录,以内科杂证居多,善于剖析病情,阐述医理,推论病原,审病较细致。能使读者体会到曹氏辨证施治特点学术思想。曹氏治疗湿热夹阴虚等复杂病证颇有心得,...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35.htm

清代临证医学成就_【中医宝典】

...火宜养不宜伐,故偏于执八味丸统治诸病。又如沈朗仲病机汇论,举历代医家对内科疾病脉、因、证、治有关论述,其中十分突出推祟李中梓注重脾肾学术内容。张璐医学观点接近于薛已、张介宾二家。其方药主治多本于薛氏医案洗冤集录为主,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27.html

近代中医临证医学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较大,柳宝诒即在蒋氏认识基础上予以发挥。陆九芝是有名维护伤寒论医家,但并不否定温病存在。承认伤寒自伤寒,温病自温病,但认为温热有发自阳明伤寒传入阳明之分,伤寒入阳明赤即为温病。在治疗方面,陆氏控治温热,善用经方。批评温病学家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4.html

吴鞠通,温病学派主要代表人物_【中医宝典】

...内伤杂病的证治大法,也为世人所重视。医案由后人汇辑整理成吴鞠通先生医案(一名吴氏医案)5卷(一作4卷),总结了毕生临床经验,记载了暑温、伏暑、胃痛、呕吐等五十多种温病杂病病案,也是医家喜读之书。 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54.html

天干配属脏腑经络与五季_手掌与疾病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针灸大全·卷之五)十二经纳天干歌。但明代医家张介宾对于三焦、心包络天干配属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壬癸属水,三焦为“决渎之官”诚有可言,但心包络称为“心主”,心属火,怎能归入癸水呢?因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jibingyuceyuzuijiazhiliao/134-4-2.html

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意思_汉语字典解释

...(本作“佗”。形声。从人,“它”省声。本义:负担) 古代、近代泛指男女及一切事物,现代则用于称代自己对方以外男性第三者 [he] 某以非故。——仪礼·士昏礼。注:“弥亲之辞。” 他用刚日。——仪礼·士虞礼记 又如:他家(或...

http://hanwen360.com/x/4ED6.html

共找到1,107,4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