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核黄疸的发生,特别是未成熟儿,月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一般可于重黄疸发生后12-48小时之内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吮奶无力、肌张力减低、呕吐、不吃奶等症状,此时如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恢复。 病理性黄疸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
...大量胃肠道出血及致命性颅内、胸腔或腹腔出血等。 2.典型的新生儿出血症 生后2~7天发病,多数于第2天或第3天发病,早产儿可迟至2周。多见于母乳喂养儿,出血程度轻重不等,—般为少量或中量出血,但有些轻度出血可为严重致命出血(如颅内出血)的...
...慢性胎-母出血的婴儿,表现苍白并有低红细胞压积,但有良好的脉搏和灌注。 在胎-胎间输血,供者往往小于胎龄和贫血,尿量少导致羊水少;受者显著大且多血,尿量多导致羊水多。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苍白窒息 出生前多有分娩合并症或宫内窘迫,新生儿有...
...主要做血糖检测,了解血糖变化。 血糖监测方法:临床上常用纸片法、微量血糖仪取足跟部毛细血管微量血检测血糖及静脉血监测。要求生后1、3、6、9、12、24h早期定时监测或入院新生儿当时及定时监测。但广大基层医院无条件开展血糖监测。天津市儿童...
...新生儿又称“四六风““七日风“或“脐风“。通常是在接生断脐时,由于接生人员的手或所用的剪刀、纱布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密,脐部被破伤风杆菌侵入而引起。多数发生在出生后4-7天。 [症状] 开始患儿仅有哺乳困难,烦燥不安,啼哭闹,随后出现...
...免疫性、感染性、先天性或遗传性等。现将主要的几种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述于下。 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母婴血小板抗原性不合致婴儿出生时,血小板计数常小于30×109/L,故发生出血。 (2)先天...
...细胞外液相对地少。初生数天内由于丢失较多的水分,因此,可发生“生理性体重下降”。“由于肝脏酶系统发育未成熟,使得新生儿代谢某些化学物质有一定程度的困难,而容易发生某些疾病。 9.神经系统新生儿脑体积相对较大,其重量占出生体重的10%~12%;...
...需要那么多的红血球。红血球被破坏的代谢产物就是胆红素,如果胆红素太高,即“高胆红素症”,会引起黄疸。一般胆红素分为直接型与间接型,直接型的胆红素主要是肝脏胆道的问题;间接型的黄疸是由于红血球破坏过多,使胆红素太高,这可能会造成脑部核黄疸,所以...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 张洁、通讯员 杜巍巍) “十聋九哑”指的是先天性耳聋的患儿长大后极有可能因聋变哑。3日,是第8“全国爱耳日”,省听力检测中心负责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授华清泉提醒年轻家长:重视新生儿听力...
...惟一的症状。偶可见肝功衰竭、血小板减少、水肿(非溶血性水肿)及新生儿出血性疾病。 2.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HBV引起的新生儿肝炎表现多样,如果不采取措施(如使用HBIG或疫苗)预防感染,70%~90% 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在出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