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之医,其药皆取之肆中,今则举世皆然。夫卖药者不知医,犹之可也。乃行医者竟不知药,则药之是非真伪,全然不同,医者与药不相谋,方即不误,而药之误多矣。又古圣人之治病,惟感冒之疾,则以煎剂为主,余者皆用丸散为多。其丸散,有非一时所能合者。倘有...
...“内台方”,将原书113方归纳为汤、散、丸三类。每方皆分析方剂配伍之法以明仲景制于义,兼述辨证论治的准则及临床灵活加减法。全书议论平实,条理明晰,其问答部分颇有启发性。现存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金钧(1657-1746年)清代医家。...
...用忍耐作门。表示不轻易动怒而出言伤人,以免招来祸患。 唐·刘禹锡《口兵戒》:“戒哉我口之启,尔心之门。无为我兵,当为我藩。以慎为键,以忍为阍。可以多食,勿以多言。”...
...三山名医,以济人利物为心,着《仁斋直指》。刘润芳 字仲阳,宋之饶州鄱阳人。以医为隐。治贫家疾,辄怀金置席下,别时令其家人自得之,病得一喜而疾以解半。其子孙繁盛,世传家业。吴源 字德信,休宁人,号神医。任翰林医官,晚弃官隐于儒。尝曰∶五世活人功...
...参见君臣佐使条。方炯明代医家。字用晦,号杏翁,莆田(今属福建)人。善文,尝组织“壶山文会”,后从蜀人虞仲文学医而精于医术。曾治一暴死僧人,以管吹药鼻中,使吐痰数升而愈,活人甚众。且医德高尚,不追求财帛,常以财济贫。所著有《杏村肘后方》、《...
...。医缓春秋时代秦国名医。晋景公有疾,求医于秦,秦恒公使医缓治之。缓为之治,谓:疾不可为也。其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这是早期对病情的理解,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医缓成为当时著名医家的代表。后世常把和缓并称,...
...直说,讳疾试医工与拙,所伤所作只君知,纵有名家猜不出。大苏云:我有疾必尽告医者,然后诊脉,虽中医亦可治疗,我但求愈疾耳,岂以困医为事哉!病家误,性躁急,病有回机药须吃,药既相宜病自除,朝夕更医也不必。既效不可屡更。病家误,不相势,病势沉沉急变...
...目录 《医统》金枣化痰丸 《活人心统》金枣化痰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医统》卷八十八:金枣化痰丸【处方】天麻7钱,胆南星、半夏(制)2钱,白附子1钱,全蝎1钱,轻粉1钱,朱砂2钱半,雄黄1钱,麝香3分,珍珠5分,枳实1钱半,硼砂...
...目录 《活人心统》沉香匀气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活人心统》:沉香匀气散【别名】沉香均气散【处方】砂仁(炒)、沉香(另研)2钱5分,陈皮5钱,苏叶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呕吐日久,服药不效,神倦少食,或间断而呕吐。【用法...
...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冬,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旋即,和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乘胜率军进击,以二十万兵力在邺城(即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包围了安庆绪叛军,局势十分可喜。然而昏庸的唐肃宗对郭子仪、李光弼等领兵并不信任,诸军不设统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