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等方面的任何一项异常。一般分为冲动起源性失常和冲动传导性失常二类。其临床表现因各种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而有所差别,较为共同的症状有心悸、胸闷、气急,眩晕,甚则心前区疼痛等。 针灸治疗...
...病人埋怨:所有止痛药都用过了,就是解决不了问题。这是什么缘故呢?这里面有一些用药原则及用药方法问题,可能病人不甚了解。 非甾体类抗炎药虽都是用于止痛、抗炎,但各种药物服用后发挥最佳作用的时间不同,出现的副作用也不同。不仅如此,这类药对白种人和...
...患失血性休克的病人通过中心测压可以观察到中心静脉压(CVP)和肺动脉楔压(PCWP)降低,心排出血量降低,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降低,和全身血管阻力增高。大量失血引起休克称为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常见于外伤...
...类尚在临床试验中。实验和临床证实GPⅡb/Ⅲa受体阻滞剂可降低UA患者病死率和AMI发生率,此外还观察到可降低PTCA后急性闭塞发生率,治疗中使血小板聚集活性显著下降,而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D.其他抗血小板药:有双嘧达莫(潘生丁)、磺吡酮(...
...上述表现是由于血压降低引起的,把血压作为判断休克的标准,并把低血压看作是休克发生发展的主要矛盾,因而采用升压药作为治疗休克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医疗实践中发现,休克的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血压降低;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有的不仅不能挽救休克病人,甚至...
...。 2、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症、嗜铬细胞瘤等。 3、代谢异常:如发热、低血糖、恶病质等。 4、药物影响:如洋地黄类、拟交感或副交感神经药物、交感或副交感神经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扩张血管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
...瓜蒌10克,薤白10克,清半夏10克;胸闷憋气加枳壳6克;闷痛加元胡10克,郁金10克,川楝子15克。 其在临床上遇到心律失常的病人常常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常用炙甘草30克,仙鹤草30克~60克,以抗心律失常,效果不明显者加女贞子30克,...
...的胰岛抗心律失常利多卡因,强心药的洋地黄,抗菌药的庆大霉素。口服避孕药,抗癌药和免疫抑制剂以及抗高血压药物等等。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与用药剂量密切相关,同时与下列因素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如药物制剂,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点,还有病人所处...
...趋势是将血管扩张药、利尿药、ACEI和强心药联用,这样既能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又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最大限度提高心输出量。 (5)在使用药物前后:特别是经静脉给予血管扩张药,应密切观察病情,监测心率、脉搏、血压、呼吸、尿量,对危重病人有条件...
...心律失常是心脏搏动的起源或传导异常所引起的心跳节律或频率的改变,病人常表现有心慌、气短、胸闷、头晕头痛、耳鸣、健忘、乏力等症状。中医归属为“心悸”或“怔忡”,临床上分型辨治,可获良效。 心脾两虚:心悸气短,面色不华,倦怠乏力,眩晕健忘,...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