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论四时养生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内经》论述四时养生的重要篇章,意指要顺应四时阴阳气候变化而调神,此处的“神”是指广义神,既是一切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的主宰,又包括了生命活动现象。 具体表现人们的日常活动、各种行为和精神情志等各方面。《素问·四气调...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03.html

九招帮你防夏季湿邪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夏季除了炎热之外,雨天也经常出现,气候特点多以潮湿闷热为主,所以夏季养生,特别要注意对“湿邪”的预防。湿邪侵害人体可出现胸膈满闷、饮食无味、头昏脑涨以及肢体困重等症状。 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那么,在夏天如何...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650.html

养生的基本原则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精辟地归纳说“以先天生成本体论,则精生气,气生神;以后天运用主宰论,则神役气,气役精。”正由于形神统一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故中医养生强调形神共养,养形以全神,调神以全形,最终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的目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55.html

中医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健康长寿并非靠一朝一夕、一功一法的摄养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针对人体的各个方面,采取多种调养方法,持之以恒地进行审因施养,才能达到目的。因此,中医养生学一方面强调从自然环境到衣食住行,从生活爱好到精神卫生,从药饵强身到运动保健等,进行较为全面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2-2.html

中医推荐清热解暑食疗方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中暑以及患上其他疾病。中医指出,夏至节气要做好清热防暑工作。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下中医推荐防暑降温的食疗方。 紫菜绿豆排骨汤 材料排骨、绿豆、紫菜、姜、花椒 做法1、排骨小段,姜拍破,紫菜泡开洗净,绿豆浸泡。2、锅中放满水,排骨、姜和适量...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761.html

6招中医静心养生法_【中医宝典】

...等等。更常见的是,心烦躁怒、情绪起伏大。 为什么夏季特别容易烦躁?从中医的角度看,夏季属火,阴虚阳亢,阳亢火气就大,表示内里(躯壳里)热量高,当阴阳不平衡,身体和心理健康将受到影响。 人们从事夏季养生时,通常只注意生理方面的调养,情绪养生经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156.html

中西医对对碰_【中医宝典】

...南京市中医院大内科张钟爱主任介绍,中医五行学说中,夏季对应的脏腑是心。中医讲心主火,火性炎上,极易耗气伤阴,令人烦躁,所以夏季养生,需着重于养心气,补心阴,清心降火。“暑”是夏季的主气,其性炎热,易耗气伤津,夏“三伏”,更是酷暑难当,人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617.html

夏季老年人宜重神补_【中医宝典】

...的老化与衰退,神的功能也受到影响。形的衰退可以延缓,这有赖于良好的生活方式。 据《内经》讲“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情绪稳定则畅,反之则滞。因此,夏季气候炎热,老年人容易烦躁,从养生的角度看,“神补”尤显重要。神补应以不伤精神,调摄好七情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906.html

《黄帝内经》养生三层次_【中医宝典】

...天人合一是主动将自己日常行为和精神情志活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融为一体,这是《内经》养生方法中的最高境界。 《内经》养生方法可归纳为三个层次一是通过内养正气,外避邪气以强身防病,以保证形体健康为目的,这是养生方法的最低层次。二是通过精神调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81.html

秋来“伏”不去,饮食养脾胃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立秋了,养生上有秋来“伏”不去、祛湿养脾胃的说法,因此,此时调养脾胃,预防胃肠疾病,既是对夏季损耗的弥补,也是冬季贮存体能、积蓄能量的需要。 立秋了,养生上有秋来“伏”不去、祛湿养脾胃的说法,因此,此时调养脾胃,预防胃肠疾病,既是对夏季...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522.html

共找到708,24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