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阅读

...刻本是清代乾隆癸卯(1783)刊本。现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 主要人物表宇文泰 北周。 杨 忠 北周护卫大将军,封隋公。 杨 林 杨忠胞弟,靠山王。隋朝第八条好汉。 杨 坚 杨忠之子,夺周皇位,称隋文帝。 杨 勇 杨坚长子,立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737.html

古今元气不甚相远_吴医汇讲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五方风土异宜,古今元气不同”,医林每奉此二语为治病立方之要旨。以为西北高燥多寒,东南卑湿多热,高燥则筋骨劲强,卑湿则肌肉柔弱,此分情势之刚柔,非以判本原之强弱,故内经·异法方宜论五常政大论,圣人早为详言之。至古今元气不同,则愚...

http://qihuangzhishu.com/750/83.htm

十干纳脏腑之谬辨_内经博议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厥阴.亥者十月.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要此阳明厥阴.又自一.合十二月为一岁之气.候之于足.此亦为针家而言.非以脏腑体用当如是也.针家候气故不可缺.而最无理者.后世以十干纳脏腑.而为阴阳夫妻.既非针家之所为.又悖脏腑之恒理.其...

http://qihuangzhishu.com/726/38.htm

内经、仲景所说脾胃_脾胃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着议处方已详矣,然恐或者不知其源,而无所考据,复以黄帝内经、仲景所说脾胃者列于下。太阴阳明论云∶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帝曰∶愿闻其异状...

http://zhongyibaodian.com/piweilun/811-4-12.html

指风痹痿厥近世差玄_儒门事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风痹痿厥四论,内经言之详矣。今余又为之说,不亦赘乎!曰∶“非赘也。”为近世不读内经者,指其差玄也。夫风痹痿厥四证,本自不同,而近世不能辨,一概作风冷治之。下虚补之,此所以旷日弥年而不愈者也。夫四末之疾,动而或劲者为风,不仁或痛者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rumenshiqin/639-7-2.html

针刺的得气与补泻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时间较长;疾出针,意指快出针,即留针时间较短,此外再结合按闭穴的快慢来区分补泻。提插补泻法:提插二字,内经中没有直接提出,但在灵枢·官能:“泻必用员,……伸而迎之;补必用方,……微旋而徐之。”中所的“伸”就是提的意思;“”就是插...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20-4.html

辨讹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夫人岂有一脏既绝,尚活四年者乎?背经者六也。内经曰∶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不足,形气不足,仲景曰∶脉病患不病,号曰行尸,以无旺气,卒眩仆不知人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虽困无苦,而伪诀云,健人脉病号行尸,病患脉健亦如之,是脉病与人...

http://qihuangzhishu.com/342/1247.htm

四时经脉法赞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影响最大的是提出,以寸口脉之左右分阴阳的诊法。即:左主司官,右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后人延用内经之语以人迎主外感、气口内伤,并且一直传用至今。 脉法赞也带来了许多争议,其中之一是“关前一分”是什么部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9.html

内经脉义_景岳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所以候里。故曰∶气口独为五脏,此内经之旨也,所以后世但诊气口,不诊人迎。盖以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而肺朝百脉,故寸口为脉之大会,可决死生,而凡在表在里之病,但于寸口诸部皆可察也。自王叔和误以左手为人迎,右手为气口,且云左以候表,右以候里...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yuequanshu/124-10-1.html

内经针法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包括灵枢素问两部书,各八十一篇。主要从阴阳、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按摩、方药、疾病、摄生等各方面,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治疗方法作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内经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08.htm

共找到518,89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