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建国以后,由于不断改进...
...针罐法是指先在一定部位施行针刺,待达到一定刺激量后,将针留原处,再以针刺为中心,拔上火罐,以增加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 操作时要特别注意针柄不宜过长,以防吸拔时触及罐底,使针头深入体内出现危险。此法不得在胸、背部使用。 此法也可先在待拔穴位...
...,口径5.5cm,底径6cm,腹围30.5cm。内蒙古托县出土,口沿见有烧痕。现藏于陕西医史博物馆。 紫铜拔火罐 简介:清代。高5cm,底径3.4cm。1978年在内蒙古包头采集,是藏医、蒙医传统的拔火罐。现藏于陕西医史博物馆。...
...拔罐的适应症有:内科疾病、外科疾病、骨科疾病、儿科疾病等。 1.内科疾病:感冒、咳嗽、肺痈、哮喘、心悸、不寐、多寐、健忘、百合病、胃脘痛、呕吐、反胃、呃逆、痞满、泄泻、便秘、腹痛、胃下垂、饮证、痿证、眩晕、胁痛、郁证、水肿、淋证、癃闭、...
...穴位:神阙气海天枢长强操作步骤:取仰卧位,采用闪火法,迅速将火罐拔吸在患儿脐上,拔吸后可轻微揉动,拉推火罐,约2分钟,接着取上穴位依次进行拔罐。每穴10分钟,长强穴连用4次,每次间隔5-10分钟,每晨拔罐1次,拔后用手掌按摩。...
...酒渣鼻是一种发生在颜面中部,以皮肤潮红、丘疹、脓疱为表现的慢性皮肤病。 现代医学认为,此病大多与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精神因素、胃肠疾病、内分泌失调、螨虫感染等因素有关。其发病可能是在皮脂溢出,又复加冷热刺激或感染等因素导致颜面部毛细血管...
...病因见痹证穴位:大椎风门心俞脾俞三焦俞操作步骤:取俯卧位,以闪火法吸住玻璃火罐,运用走罐法上下移动,以皮肤红晕为度,每天1次,15次为1疗程。根据病人的症状,还可在该组穴位上拔罐,以加强疗效。...
...亚健康简介亚健康简介亚健康简介亚健康简介亚健康简介亚健康简介亚健康简介亚健康简介亚健康简介亚健康简介亚健康简介亚健康简介 ...
...病因见痹证穴位:腰背部的俞穴夹脊穴操作步骤:取俯卧位,取上穴部位用走罐法往返移动,至局部皮肤充血潮湿为度。再根据患者的主要症候,选取局部穴位进行拔罐,则效果更佳。...
...拔罐法之一。使用底部有橡皮活塞的特制拔罐,操作时先以罐口贴附于治疗部位皮肤,再用吸引器或注射器从罐底活塞处抽成负压,使罐吸着于皮肤上以治疗疾病。该法吸附力较强,并可随时调节负压大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