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中山医院近日成功地对一位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患者进行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取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题的新突破。 这位患者为厦门市一中的学生,发病1年来曾多次进行输血治疗。中山医院鹿全意博士等会同国内有关专家,制定了周密的...
...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如果顺利通过临床试验,戊肝疫苗有望在2006年底上市。值得关注的是,从该疫苗保护性抗原表位的发现、类病毒颗粒的获得,到最终疫苗生产工艺的建立等一系列最关键的发现和技术均由该项目组自主完成,从而使该疫苗成为我国拥有核心自主...
...据中国医药报讯 日前,暨南大学药学院根据中医益气解毒抗癌的原理组成抗癌方剂消瘤饮,并采用免疫组化的手段观察消瘤饮对S180肉瘤小鼠生长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消瘤饮可通过下调突变型P53基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发挥抗肿瘤...
...“东学西渐”的范例,它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学科,因此,也是我国最有能力引领国际科学前沿的重要领域之一。尽管我们在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研究者认为,应该始终把创新性研究作为研究工作的主线和灵魂,在...
...一根针的神奇技术。据美国华尔街分析家预言:“在生物技术市场中,下一个突破和具有吸引力的是基因探针”。它的巨大的开发潜力和经济效益,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基因检测方法中以同位素标记(32P、35S等)DNA探针灵敏度最高,但由于放射性污染、...
...一根针的神奇技术。据美国华尔街分析家预言:“在生物技术市场中,下一个突破和具有吸引力的是基因探针”。它的巨大的开发潜力和经济效益,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基因检测方法中以同位素标记(32P、35S等)DNA探针灵敏度最高,但由于放射性污染、...
...个体化靶向治疗基因检测的合作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应用和辐射,将影响国内及亚太地区100多家医院的医学基因检测技术的建立和发展。 中医古方筛选抗癌活性成分 江苏省中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脾胃病研究基地,目前正开展国家中医药重大行业专项胃癌的多中心合作...
...日前记者获悉,广州潘高寿药业对名贵药材川贝母的组培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预计两年之后,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川贝母的种苗问题。 川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海拔3000~3500米之间的青藏高原,是四川道地药材。对川贝母,有种子繁殖、鳞茎繁殖...
...(一)载体载体(Vector)是把外源DNA(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使之传代、扩增、表达的工具。载体有质粒(plasmid)、噬菌体、单链丝状噬菌体和粘性末端质粒(粘粒)、病毒等。载体具有能自我复制;有可选择的,便于筛选、鉴定的遗传标记...
...大肠癌发生与归巢性转移机制及干预的研合运用动物实验、细胞培养、免疫组化及“基因沉默”等最新的医学研究技术,对收集的大量相关临床标本及动物模型进行了系列研究,并有三大重要发现。第一个重大发现是研究人员在人体大肠癌标本和动物模型中观察到,在大肠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