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您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所作的报告中,提出“《易经》影响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所以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等观点,我们有不同看法,因此冒昧地向您请教和商榷。 我们认为您在北京“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的报告...
...的也是欢呼;他驻扎在深山中,他们驻扎在真茹镇;他在磨坊里打风磨,他们在常州玩梳篦,又见美女,何幸如之(见十二月《申报》《自由谈》)。其苦乐之不同,有如此者,呜呼! 不错,中外古今的小说太多了,里面有“舆榇”,有“截指”〔6〕,有“哭秦庭”〔...
...明惠上人),高辨将之种于山城拇尾。拇尾一度为日本第一产茶地。所产称“本茶”,最为珍贵。值得大书一笔的是在日本医界内部,在相当于中国五代末宋初之期。产生了一部极为重要的著作:《医心方》。此书始撰于982年,984年成。作者丹波康赖(911~...
...在张栻的影响下,湖湘弟子把重视“经济之学”作为“践履”的重要标准。他在岳麓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弟子,成为湖湘学派的中坚力量。李肖聃《湘学略》说:“南轩进学于岳麓,传道于二江(静江和江陵),湘蜀门徒之盛,一时无两”。《宋元学案》中介绍南轩门人及...
...占领嘉定(今属上海市)后进行的多次屠杀。清代王秀楚著《扬州十日记》、朱子素著《嘉定屠城记略》,分别记载了当时清兵在这两地屠杀的情况。 〔6〕“反过来征服中国民族的心”一九三三年三月十八日,胡适在北平对新闻记者的谈话中说:日本“只有一个方法可以...
...源头,各种学术论证说理的工具,医学也不例外。在中国先秦时期虽然产生了以《易经》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但这一哲学思想又为儒家的《易传》所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什么古人说“医易相通,儒医相通”。医学与儒学同出一辄,自古以来就没有独抢一径之...
...率兵夜反:马本及各本皆作“会军败,齐追还师,夜引还”,不尽原义,故据史校改。 ⑿本篇史例出自《北史·宇文宪传》。 92。穷战【提示】 本篇以《穷战》为题,虽取“穷寇”之义,但全文所讲旨在阐述对于“不战而遁”之敌实施追击时应当注意掌握的问题。...
...着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柳长华说,这篇被奉为中医经典的文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医人。《大医精诚》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是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所在。“对中医药的抢救和研究,应该更多地关注文化层面的东西”。 ...
...56种元素及一些化合物。后人将以上五种书合编统称《合信氏医书五种》。这是一套较系统的近代西医学启蒙教材,是西医学理论传入中国的发端,曾一版再版,对我国近代西医初期的发展和进步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嘉约翰自1859年他开始翻译西医书籍作为授课教材...
...中国的科学资料〔1〕 ——新闻记者先生所供给的毒蛇化鳖——“特志之以备生物学家之研究焉。”〔2〕乡妇产蛇——“因识之以供生理学家之参考焉。” 冤鬼索命——“姑记之以俟灵魂学家之见教焉。”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