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在现代诊疗疾病中的意义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金匮要略》时就明确揭示出用来作为辨证论治的主要手段,如“某某证并治”等等。历代书所论亦多是辨证为主,在诊病问题上不过列出说明此可以见于某某而已。而其对脉象的理论上临床上的实质的内容例如脉象属阴属阳,主表主里,主寒主热,为虚...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3.html

_《温病正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正传》曰∶暑虚而微弱,或浮大而散,或隐而不见。夫微弱隐伏,皆虚类也。《活人书》曰∶中暑与热病相似,但热病盛,中暑虚,以此之。张凤逵曰∶(《理论》)刘复真云∶暑虚而微弱,按之无力,又来隐伏,弦细芤迟,皆暑也。虚身热,得之伤暑。...

http://qihuangzhishu.com/723/76.htm

壮医药文化亟待保护与发展_【中医宝典】

...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市场。” 自治区卫生厅原副厅长覃波、中医处处长吴胜华、广西民族医药协会会长黄汉儒等有关领导专家认为,就壮医药文化的保护而言,首先要解决如何保护的问题。自治区高层领导对壮族医药文化要有足够的认识,而广西作为壮族自治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78.html

脏腑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脏腑是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发生失调的内在机理。任何疾病的发生,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都势必导致生理功能紊乱而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因此,脏腑失调的,在机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辨证论治的主要理论依据。疾病既已...

http://qihuangzhishu.com/44/125.htm

基础理论临床研究与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等,用以合。三是病人的苦乐、发病时间,观其精神状态疾病久暂。四是始发、治疗措施及疗效,以为参考。五是昼夜孰甚,寒热孰多,喜恶何物,是疾病现状,气血,察阴阳脏腑,六是写出病名定诊断,以及诊断的理论根据,区分标本缓急,确定某藏当...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49.htm

卷第六 少阴证并治第十一_《伤寒论》

...而复吐利。 少阴,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强责少阴汗也。 少阴细沉数,为在里,不可发汗。 少阴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少阴紧,至七八日,自下利,暴微,手足反温,紧反...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05.html

因病_《虚损类钩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虚损之虽然与五脏六腑关系最为密切,但是,作为致病因素介质的气、血、精、津、液通道的经、络、血脉、营、卫实际上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xusunbingleigouchen/1042-7-4.html

对肥胖症因病认识_《减肥新法与技巧》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痰浊,水湿停蓄,也使气机失畅,道不利,可有气滞,或血瘀。因此,肥胖者既有本虚证,又有标实证,本虚标实相互联系,同时并存。总之,脾为主,次及肾及肝胆,亦可及心肺,但总脾肾气虚为多见,肝胆疏泄失调也可见。临床表现多为本虚标实,本虚...

http://qihuangzhishu.com/130/104.htm

脉象变动之病理方面认识(三)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这里当然亦含有的意义。 在《伤寒论-法》中亦有:“跌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医特下之所为也,荣卫内陷,其数先微,反但浮,其人必大便鞭,气噫而除,何以言之,本数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鞭气噫而除。今...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84.html

少阴证并治_《伤寒杂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吐、利。少阴咳而下利,(言严)语者,被火劫故也,小便必难,强责少阴汗也。少阴细沉数,为在里,不可发汗。少阴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弱涩者,复不可下之。少阴紧,至七八日,自下利,暴微,手足反温,紧反去者,为欲...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abinglun512/103-3-19.html

共找到878,36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