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元左边二寸是.右二寸名子户.此二说.不与本穴相关涉.又冠中字详于奇穴部.又妇人良方.胎动不安论曰.服药致补暖.而反使胞门子户为药所燥搏.自注曰.巢氏病源.并产宝.并谓之胞门子户.张仲景谓之血室.大赫(甲乙)一名阴维.一名阴关.(甲乙)气穴下...
...千金曰.若心下急热痹.小肠内热小便赤黄.刺手太阳治阳.手太阳.在手小指外侧.本节陷中.今为一名.又见奇穴部.后溪(灵枢)手外侧.本节之后也.为 .(灵枢)陷者中.(甲乙)腕前起骨下.(明堂)横纹尖上(大全)仰手握拳取之.(类经)按溪.明堂....
...神庭,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发际。属督脉。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布有额神经分支和额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眩晕,惊悸,失眠,鼻渊,癫痫等。沿皮刺0.5-0.8寸。艾条灸5-10分钟。 【标准定位...
...杂病随症选杂穴,仍兼原合与八法。经络原会别论详,脏腑俞募当谨始。根结标本理玄微,四关三部识其处。伤寒一日刺风府,阴阳分经次第取。伤寒一日太阳风府,二日阳明之荥,三日少阳之俞,四日太阴之井,五日少阴之俞,六日厥阴之经。在表刺三阳经穴,在里刺...
...流行性腮腺炎,亦称痄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针刺治疗此病效果显著,简介如下: 取穴:手三里,位于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曲池穴下两寸处。...
...热,疔疮。 【人体穴位配伍】配陶道穴、内关穴治间日疟;配合谷穴(泻法) 、委中穴(放血) 治疔疮;配阳陵泉穴、支沟穴治胸胁痛;配身柱穴、至阳穴治背痛;配胆俞穴、阳陵泉穴、太冲穴治黄疸。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别名】灵阳穴,肺...
...肓门,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第一腰动、静脉后支。主治腹痛,痞块,便秘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穴义】天部气血中...
...崔氏灸骨蒸痨瘵,若人初得此疾,即便如此法灸之,无不效者。但医者多不得真穴,以致有误。今具真格,使学人一见了然无误,岂非活人之心哉。廷瑞谨识。先用细绳一条,约三、四尺,以蜡抽之,勿令展缩。以病患脚底贴肉量,男取左足,女取右大横纹截断。次令...
...;或艾条灸5-15分钟。 定位方法: 取穴时采用俯伏坐位,陶道穴位于颈部下端,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和第二胸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病症: 陶道穴的主治病症为:指压此穴道,可以治疗痔瘘、痔核、裂痔等疾病,具体细节请参阅本站穴道指压法...
...商谷名意指本穴周范围内的寒湿水气吸热后皆由本穴上行。 4)冲脉足少阴之会。本穴物质既有肾经气血又有冲脉气血,故为冲脉足少阴之会。 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