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本位.状如米粒曰短.阴金也.是气不足以导其血.为不及之病.涩微动结.皆兼短脉.过于悲哀之人.其脉多短.短而滑数为酒伤.寸短头痛.关短宿食.尺短胫冷.又关不诊短.短见于关上.是上不通寸为阳绝.下不通尺为阴绝.若应指沉沉.不绝如丝曰细.阴也...
...额心颏肾鼻脾部,左颊肝位右肺方,周身分主面属胃,头背膀胱腰肾疆,心肺胸膈肝胆胁,腹肢属脾大小肠,包络之络联脏腑,三焦之气应无方。【注】小儿出痘,自头面以及周身,各有脏腑所属部位,治者须详察部位以定吉凶。如额先见点者,是毒发于心也;颏先见点...
...。脉来六至或七至,邪气渐深须用意。浮大昼加病属阳,沉细夜加分阴位。九至以上来短促,状若涌泉无入气。更加悬绝渐无根,命绝天真当死矣。病患三部脉调匀,大小浮沉迟速类。此是阴阳气已和,勿药自然应有喜。学士脉歌一篇,即仲景评辨二章也,要当识之。...
...脏腑部位者,又有指出心脉何如为某病,肝脉何如为某病,及各脏腑病,均有指出,若此章数节,专明两手通体脉象为病者也。假如外感,则两手之脉皆浮,火邪,则两手脉皆数之类,安能分部位哉!诊者既已先明脏腑部位,自能随时审其病处,故此经文止论通脉为病之理也...
...。盖太阴行气于三阴,阳明行气于三阳;诊三阳之气于人迎,诊三阴之气于气口。所谓相应者,往来大小,若引绳之不爽也。故庞安常谓人迎气口,有喉手引绳之义。以《脉经》以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竟置阳明胃脉于乌有,大非经旨。况三阳在头,三阴在手,其义亦谬。...
...腾血沸,清化为浊,老痰宿饮,胶固杂糅,脉道阻涩,不能自至,亦见涩状。若重取至骨,似有力而带数,以意参之于证,验之形气,但有热证,当作痼热可也。按一切世间之物,濡润者则必滑,枯槁者则必涩。故滑为痰饮,涩主阴衰,理有固然,无足辨者。肺之为脏,气...
...濒湖脉学》、钛素脉秘诀》、《景岳全书》、《通雅,脉考》、《医宗说约》、《脉诀汇辨》、《医灯续焰》、《诊家正眼》、《四诊抉微》、《脉诀启悟注释》、《舒氏辨脉篇》、《脉法统宗》、《诊脉三十二辨》等均重载《脉经》这八个字,虽然《察病指南》引作:“指下...
...《诊脉三十二辨》、《脉如》等书都引用了不及本位之说,《濒湖脉学》、《四言举要》、《脉诀汇辩》、《诊家正眼》、《脉诀启悟注释》、《脉确》、《医灯续焰》、《脉法统宗》、《医醇剩义》等书又提出“不能满部”但两者含义并没什么明显的区别。 关于形象的...
...鬼魅.厥死.苦恍惚亡人为祸.诊得阳跷病拘急.阴跷病缓.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为督脉.腰脊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疾.小儿风痫.脉来中央浮直上下痛者.督脉也.动苦.腰背膝寒.大人颠.小儿痫.尺寸脉俱牢.(一作芤.直上直下.)此为冲脉.胸中有寒疝也...
...大热者,脓成自软也;若其上薄皮剥起者,脓浅也;其肿不甚热者,脓未成也;若患瘰 结核,寒热发渴,经久不消者,其人面色痿黄,被热上蒸,已成脓也。至于脏腑肠胃,内疮内疽,其疾隐而不见,目既不见,手不能近,所为至难,可以诊其脉而辨之,亦可知矣。有患...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