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中西医学认知方法的异同_【中医宝典】

...中西医学有不同的理论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方法论的不同,这种更深层次和更本质的差异,是导致学术差异的内在矛盾。通过中西医方法论的比较,能够明晰中西医差异的症结所在,有利于超越或突破中西医现有的思维模式框架,在更高层次上创建统一的中西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95.html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的编撰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的重要依据之一。因为,切合中国医学发展历史实际的分期法,不但在宏观上给人一目了然、纲举目张的效果,而且透过分期的微观上还能得出医学发展在各个时期的实质内函,《中国医学通史简编》总结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多部专著分期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科学的分期...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89.html

沈自晋曲学理论

...沈自晋的曲学理论主要集中在《南词新谱》中。他在客观看待新声丽词前提下,辩证地看到:考古可以备法析疑;从今可以传调广教,两者相济方能增强戏曲艺术的生命力。所以沈自晋在修订增补《南九宫十三调曲谱》的过程中于谨守家法的同时,与时俱进,广辑新声丽...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525.html

阴阳学的不矛盾理论_【中医宝典】

...不只物理现象要遵守矛盾律,所有自然科学的描述都必须遵守矛盾律。这便是自然科学的不矛盾理论。 哲学的描述也应该遵守矛盾律。比例康德哲学,他写了三本书:纯粹理性批判,说明真。实践理性批判,说明善。判断力批判,说明美。不但纯粹理性批判的论说应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46.html

科学辨证法与中医学的发展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1.中医学发展的方向问题:(1)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文化内涵与思维方法:中医的学术基础,以《内经》中的理论原则和认识方法、《伤寒杂病论》中的辨证论治原则和《神农本草经》、《内经》中的方药基本理论为代表。中医的重点是观察气化之五脏,重在功能。...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80.html

阴阳学的元理论_【中医宝典】

...1) 对象理论与元理论 我们把每门知识称为对象理论,比如数学、物理学、语言学、社会学,而每门对象理论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方法」,研究此「特定的研究方法」称为元理论。比如元数学、元语言学。 2) 谈到元数学的研究派别前,我们介绍一下哥德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44.html

综合征_《医学遗传学基础》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故此病又称为21三综合征。Lejeune的发现开创了医学遗传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临床细胞遗传学。(1)发病率:新生儿中21三综合征的发病率约为1/800或1.25%,但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母亲年龄是影响发病率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外资料,...

http://qihuangzhishu.com/956/21.htm

《内经》气质理论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在《周易》气质理论的基础上作了重要的发展。把《周易》八卦气质和人体生理、病理相结合,应用于医学,成为了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临床实践有很大的指导价值。一、以脏象理论为基础《内经》气质理论以脏象理论为基础,更显示出体质对疾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28/45.htm

药物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与宋代明显不同,辽夏金元时期药物学著作的撰著者大多不是医官儒臣,而是临床医生。他们根据临床实际和用药需要,进行药性理论的总结和探讨,试图找出一条以简驭繁、由博返约的途径。(一)对药性理论的探讨总结1、药物归经学说的初步确定:归经是指药物对...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13.htm

欧洲一些国家的医学心理学情况_《医学心理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联邦德国:由于联邦德国是现代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发展地之一,医学心理学这门学科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工作基础。但是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消失殆尽,以心理动力学为基础的心理学遭到无情的摧残。直到1950年以后,心理学作为一个...

http://qihuangzhishu.com/967/11.htm

共找到83,32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